你是怎么看待寓言里愚公的“愚”,智叟真的“智”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分析如下:

《愚公移山》一文,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愚公嫌太行、王屋二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回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是移山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接着,指出移山之利,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成竹在胸。在批驳智叟时,用顶针辞格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而”字一转,指出山不会再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就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认为他“愚”呢?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开始时他振振有词,教训别人,到最后被驳斥得哑口无言,一副窘态,这正是自作聪明的人应得的下场。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拓展资料:

《愚公移山》故事本身简单,但由于在情节的处理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矛盾相继出现的尖锐性上去显示复杂性,这样就增强了文章跌宕的气势,引人入胜。解决矛质,没有简单化,愚公说服其妻,不是以空话大话压服,而是靠众人拿出办法;驳倒智叟,不是泛泛顶撞,而是据理而言。

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思想主张的矛盾冲突,借人物语言作了透彻的表达。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3
《愚公移山》一文,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愚公嫌太行、王屋二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回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少年时,读此文,深为愚公精神所感动。时至今日,愚公精神固然还感动着我,但他那处事的方法,窃以为不可取。
  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无非是那山挡了自家出入的路。于是,问题就出来了。问题有二:一是当初为何要在这建屋;一是为何只想到移山,想不到移家。
  愚公年九十,那山乃开天辟地时就存在,显然不止九十年。傍山依水,择地而居,本是常识。天涯何处无芳草,哪里黄土不埋人,为啥就非要在这居住呢?假如,建屋一事乃愚公所为,他本就犯了错;假如,建屋一事乃愚公祖上所为,他祖上就犯了错。既是错,就该改。自己错了不改,是执迷不悟;守着祖上的错不改,是墨守成规。
  愚公也意识到错了,只是他把这错怪在了这山上,而没落在自己身上。于是,他要移山,要用山的“错”,来证明自己或祖上的“对”。所以,他怪山挡路,不怪己建屋,来个“责山不责己”。
  事实是清晰的。山是客观存在的,选择在此居住是主观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要受到惩罚。受到惩罚时,不重新审时度势,一味地主观行事,那必然是要受到更大的惩罚。
  愚公的智商是高的,从他回答智叟的话中就可知道。挖山不止,运土不懈,终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换言之,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改变客观存在的。可惜,他钻进了牛角尖,没有算另一个数。当他的家门前是一马平川时,他和他的子子孙孙付出了多少?而他的目标又是什么呢?用这番付出,能盖起多少房屋,能垦出多少良田……这得与失,简直是不能衡量的。失去的是喜玛拉雅山,得到的是一粒沙。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条道路,绝没有一条是直线的。目标是罗马,走到就是了。至于怎么走,当然是因势利导,要有所选择,以少付出、快达到为最佳。
  愚公精神是可佳的,但方法是不可取的,做法是错的。
  世上有许多事,关键的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该不该去做”,以及“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所谓的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固守着“自古华山一条路”,那是无法走出新路的,更何况,华山的那条路,也是人走出来的。
  今天世人中不乏愚公的后人,常听到“我就不信”之类的豪言壮语。是的,你信,我也信。只是在说这话时曾问过自己:这事非为不可吗?非如此为不行吗?
  近读本地报纸,见一报道从极贫困山区移民的事。那山区本就没可耕之地,当地人是衣不掩体,食不裹腹。政府是年年扶贫,当地是岁岁不脱贫。现在,他们全迁移出来了,在那有可垦之地处安家立业了,一下子就脱贫了。而那大山也成了自然生态区,将在环保以及自然物种保护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了。
  是的,人不能固执己见,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思维。在今天,尤其要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建国初期,有句口号:多快好省。虽说挺久的了,但用在今天,还该是有新意的吧!
  至于,智叟之所以不智,就在于他劝愚公时,论的是“能不能做到”,而不是“该不该去做”,以及“怎样才能做的更好”。于是,他“亡以应”。
  这只是他表面上的不智,而实质上是“知难而不为”。这一心态,较之愚公又差了一截。面对“出入之迂”的路,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而根本不去改变它,甚至于连想改变的念头都不曾有,那就是更大层次上的不幸了。
  当“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他不曾献谋出力,反而对愚公“笑而止之”,难怪愚公要说他“曾不若孀妻弱子”了。
  世间事,实无太多不可为之事。嫦娥奔月,乃古时人们的一个想象,现在人类已登上了月球。其根本之处,在于要敢想,然后才是如何去做。如果,连想都没有,何来的做?举个简单的例子:买福利彩票,不想五百万,谁去买?中否,当然是偶然大于必然。但是,不买,那偶然也就绝不会发生。
  智叟是“智”的。也许是他太“智”了,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想在愚公面前摆弄一番“智”的,倒得到了一番奚落,不得只失了。
  今天世人中不乏智叟的后人,常听到“怎么可能”之类的悲观论调。是的,也许不可能,只是在说这话时曾问过自己:这事难道就没可能吗?不去尝试怎么就知道真的不可能呢?
  愚公精神是需要发扬的。但是,仅仅有精神,那是远远不够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08
愚公并不是真正的愚笨、而是在别人眼中他采用了最愚蠢的方法来“移山”,因此被称为愚
第3个回答  2011-09-0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