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 怕风 口干 口苦 喝温水汗出 睡觉半夜醒 舌尖针刺感 脉细 便溏 小腹有咕噜咕噜声 纳呆 求方子 谢谢!

舌苔黄腻 舌质红 舌胖 有齿痕

有医师曾用柴胡桂枝汤加苍术陈皮无效,半夏用量达30g。服用前大便成型,现在大便溏,舌苔依旧黄腻

其它:
1 寒凉药不要
2 有滥用抗生素和庸工滥用寒凉药的经历
3 上海的中医很滥
喉咙有痰 卡在喉咙里 咳不出来

自己写了个方子 出自伤寒论 生姜泻心汤

灸甘草6 党参9 姜半夏9 生姜12 黄芩6 干姜4 大枣20 黄连1.5

先服2剂 试试 9.17

柴胡桂枝汤基本上是对的,加减用药错了。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化裁。
苍术、陈皮燥湿,你口干、口苦、便溏不属于苍术、陈皮的使用范围,“半夏”的使用更加不对症,而且用量30克,匪夷所思啊
根据你的症状处方如下:
桂枝15克 天花粉12克 牡蛎20克 炙甘草6克 薏仁米30克 茯苓20克 炒白术30克 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五味子6克 党参30克(或西洋参12克)生姜3片 腹痛加干姜12克
分析如下,“脉细、口干”属于阴虚津燥,不可再用半夏燥湿,方中用“炒白术”补气健脾输转脾气,天花粉、牡蛎取“瓜蒌牡蛎散”之意清解肺胃之热,以生津则“口干”自除,“黄芩”清热则口苦自除,“薏仁米、茯苓”利湿则便溏自除,腹痛加“干姜”以温脾阳,“喝温水汗出”属于阳虚不固,可以加五味子敛营阴,桂枝温阳补卫。“党参、甘草”健脾培土,“柴胡”梳理肝气,解少阳“枢机不利”则诸证自除。
仅供你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8
您好!
首先,不要因为您没找对医师就把上海的中医一棍子打死。
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气虚卫表不固,导致畏风、脉细;气虚累及脾阳,故畏寒、便溏、纳呆、舌体胖大有齿痕。
二、肝胆有热,肝胃不和,导致口苦口干、夜寐不安、温饮汗出、舌红苔黄。
因此,调整当以清肝和胃,健脾化痰为要。
您的证请多端,虽谈不上复杂,但处方不宜在此开具,我的建议还是您到沪上,曙光、龙华、岳阳或市中医就诊,找个主治以上的本地中医医师,相信您的问题不会再困扰很久。追问

呵呵,龙华医院的268元的挂号费的都看过了。虽然我不懂中医,但现在养病在家,也看了点医书,似懂非懂的,但这些专家教授开的方子挺乱的,有些稍好的医师还用些顾卫中土的药,有些根本就不用,乱写方子,见火就灭。

追答

是嘛?
未知您服用饮片多久?我判断就您描述来看,应该不会很难调才对。
可能还是与生活方式有关,就是说,在用药期间,您依然没有改变(可能的)不良生活方式,这是我的推测哦,因为一般268的专家基本是有实力的。
您看,是否有这方面的因素?我建议您还是再诊治一下。

追问

从4月一直服用中药到现在。
生活方式:9点上床,10点睡着,半夜会醒,5、6点起.。三餐素为主,肉每天不超过100g。每天运动至少半小时。

找个明医真难!看来上海的医师你挺熟的,帮忙推荐几位吧。谢谢了!

追答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运动,饮食平衡,属于比较健康,惟夜寐欠安,可能有精神因素。
这此推荐的医师,没有任何广告的意思,我推荐市中医医院的朱凌云教授,周六有门诊,只是病员较多,您要有耐心哦。

追问

谢谢啦:)

追答

没事,祝好。

第2个回答  2011-09-08
像是 表里不和原因引起 建议 中成药 逍遥丸和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丸调理看
第3个回答  2011-09-08
还是找个好中医看看吧 在这求的你敢吃么

看症状还是痰热互结,寒热错杂,温胆汤倒是可以加减一试追问

您说的是啊,可真是找不道啊!您能给推荐几位吗?谢谢了!

第4个回答  2011-09-08
◎舌头振颤
  对着镜子吐舌头,如果舌头微微颤动,很可能是精神紧张、体力衰退的征兆。医学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人都意识不到舌头振颤。建议尽快调整作息,不要熬夜,否则当心神经衰弱!
◎舌头发紫
  当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体内水分不足时,缺氧血和含氧血就会混在一起,使得血管变成紫色。如果还伴随肩膀僵硬和腰痛,这说明体内毒素已经积累太多,不妨维持一周清淡饮食,做个蒸汽浴,毒素很快就能排出。
◎舌苔太厚
  舌头上的舌苔就像豆腐渣一样很容易刮去,可能是肠胃功能不良或饮食过量。如果情况持续,最好去肠胃科,让医生帮你降降胃火。
◎舌苔太薄
  舌苔不明不白脱落,舌头表面斑驳不均,医学上将这称为“地图舌”。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发生,春、秋两季比较常见,他预示你的抵抗力正在下降,建议这段时间内远离花粉、海鲜等过敏原,以免中招。
◎舌苔泛黄
  舌苔泛黄很可能是感冒信号!注意保暖,多吃南瓜、牛肉等温热食物,晚上临睡前冲杯热牛奶,他能在胃中形成一层蛋白膜,防止细菌入侵。
◎舌苔泛黑这很可能是体温升高了,但不见得就是发烧,剧烈运动、怒火中烧都能让舌苔泛黑。洗个热水澡,做些舒缓运动,就能有效降低体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