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

如题所述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克、千克、吨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
(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进行的常用质量单位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对三个质量单位具有简单了解和自身具有初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涉及的知识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注意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那就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把学习内容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从学生的年龄、知识掌握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的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关键在于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和比较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五)教具、学具准备: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铅球一个,天平若干,6袋需要测量的物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新版一角硬币、一袋盐,约重10克、100克的物品。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是质量单位的教学,质量单位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的紧密,加之《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就创设了“买水果”的一个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说教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用启发式引导法来唤起学生在生活感受到的质量观念、用讲解法介绍各种不同的称、用演示法展示天平和台秤的用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等学法来完成教学。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
(二)说局部设计: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我首先课件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购买水果,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我告诉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并初次让学生看自己所带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告诉同桌,使学生从小了解一些必要的常识。然后让学生提出最想了解克和千克的哪些知识,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四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探究1克。
先让学生掂一掂一角硬币,感受1克的质量,之后了解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几种物品:圆珠笔芯、三角板、药片、小铁钉、小刀、乒乓球等,让他们把这几种物品分别手中感觉一下,再猜一猜哪种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接着小组用天平称一称自己刚才所说的物品的质量,并交流,进行小结:天平是用来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就用克做他们的质量单位。这样通过掂、比、猜、称、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克,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观念。
第二层:感受10克、100克: 通过两个问题“10个1克是多少与100个1克是多少”,引出10克、100克,小组轮流掂一掂准备的相关物品,说出感觉。这一层是过渡环节,设计了掂、说,为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做铺垫。
第三层:领悟1千克:以“10个100克是多少”引入1000克,介绍1000克与1千克的质量是相等的。小组轮流掂一点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质量。再通过放在两只手中的物品,比较1克与1千克,使学生明白“克是一个比千克要小得多的单位,千克是比克重的单位”,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出示一个铅球,把它放在某个小朋友手中,让其他小朋友猜质量,从而进入第四层。
第四层:认识秤: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秤,然后教师出示秤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想知道哪种秤的使用方法,随着学生的提出,课件视频介绍每种秤的用法,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习题:知识乐园、知识城堡、开放窗口,分别是第2页和第3页的填一填、称一称。这样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
教师以“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出示几中生活中的实物,课下请小朋友们调查几种物品的质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写在黑板的中间。我这样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克、千克
克 千克
g kg
1克 10克 100克 1000克=1千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8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材选取的素材是生活场景,这样的素材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同时获得美的体验。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2.演示法 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发现法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 教学例1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冰箱冰柜,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只有冰柜),复习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
谈话:同学们经常逛商场,这个场景你们见过吗?图中的冰柜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3种形状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信息窗1(有冰箱和冰柜两个实物)
谈话:只有冰柜我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现在图中有冰箱和冰柜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简单一个实物的观察到复杂的两个实物,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操作观察 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 大胆猜测
谈话:(课件出示3组形状)请同学们猜猜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呢? 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2.模拟观察 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两个纸盒来代替冰箱和冰柜,按照信息图中冰箱和冰柜的摆放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冰箱和冰柜一组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
5.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画一画冰箱和冰柜这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学生画,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验证这一探究过程,通过设置模拟情境,学生亲自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合作交流,充分感知一组物体,建立一组物体形状的表象。同时老师及时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和合作交流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四)拓展应用。
1.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第1题。
2.看一看,连一连。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想一想,摆一摆。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为信息窗2做铺垫。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既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拓展,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2个回答  2011-09-15
《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中的例2和练习二十三中的部分内容,前面的例1是用连乘解决问题,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除法并理解了除法的意义,这为本课分析数量关系做好了孕伏,而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两步计算试题的掌握程度,则为本课的计算作好了铺垫。教材通过情境图“60人表演团体操,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个小圈,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来引导学生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解决一个中间问题,从而学会用连除来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起解决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的模型,并能解释应用,也为后续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因为有了前面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所以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其它方法来解决。
根据我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中间问题,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说教学方法:
1、在情境中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将创设和例1前后呼应的情境:解放军叔叔表演仪仗队,借助生动的数学语言,串联数学知识,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合作中发展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所以在本课我着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引导学生在多向交流的合作活动中充分经历知识的提取过程。
3、生活中应用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将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找到数学与生活的链接点,突出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以这些教学方法为指导,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仔细观察,找出信息。
2、根据信息,补充问题。
3、列出算式,回答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根据信息,独立思考打算怎样解决“每行有几人” 的问题,然后尝试计算。
2、反馈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及时板书:
1)60÷2=30(人) 30÷5=6(人)
2)60÷2÷5=6(人)
3)60÷5=12(人) 12÷2=6(人)
4)60÷5÷2=6(人)
5)60÷(2×5)=6(人)
6)60÷(5×2)=6(人)
针对各种情况,教师应及时领会到1和2、3和4、5和6分别是思路相同的,所以要选择每种方法中的其中一个算式问问第一步先算什么(尤其是综合算式),针对5和6方法,还需要问问为什么要添加小括号,在这里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用数学的语言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3、让学生比较这么多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使学生发现1和2、3和4、5和6分别是思路相同的,同时这些方法都是用两步来计算的,结果都是相等的,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
4、小结:这些方法虽然思考的角度不同,但都是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用除法两步计算的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三) 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例1,然后回答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 尝试练习: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能装多少箱需要找到什么信息,然后列式解答进行反馈。
(四)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利用练习二十三第10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给解题思路选择相应的算式。
2、 对比练习:
有3个书架,每个有6层,平均每层放7本,一共有几本书?
共有126本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几本书?
(这个练习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例1和例2的联系,数学教学不应以课教课,而应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3、利用练习二十三第11题,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在练习的设计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满足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不同需求,真正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评价交流,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体会”这三个从学习目标、学习情感态度考虑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评价。
第3个回答  2011-09-17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
2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并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的孕伏。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从而对长度单位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换算、行程类问题等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4教学重点: 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感知1千米有多长。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本课内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练习法 。 学法:体验探究法 学用结合法 合作学习法
三、说课前准备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校小操场跑5周,记下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学生沿着学校大操场走2周半,记下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时间。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复习米、分米、厘米、毫米)
(2)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教室的长、宽是多少米,课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小结,导入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这一环节,以旧引新,唤起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便于接受新知)
2.学习新知,认识千米
第一层次 初步感知千米:
(1) 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2) 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用千米作单位的标志
(3) 在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这一层次的设计围绕教材内容和小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 感悟1千米的长度
(1)从100米推算1千米
根据书上跑道图导出:1千米等于10个100米也就是1000米
让一名学生走到离教室大约100米的地方,让学生观察100米有多长,想想10个100米大约有多长。
(让学生建立100米有多长的概念是建立1000米概念的基础,让学生具体观察100米的实际距离,就是对长度概念最有用的一种感悟;有了这个感悟,学生对1000的认识也就有效多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一些估算能力,发展言语表达智能。)
(2)结合亲身体验感悟1千米,建立1千米的概念。
课前让学生向体育老师调查学校小操场和大操场一周跑道的长度,推算几圈是一千米,如小操场一圈是200米,5圈就是1千米,大操场一圈是400米,两圈半就是一千米。课前已让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校小操场跑5周,记下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学生沿着学校大操场走2周半,记下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时间。经过推算学生知道自己跑过的路程就是一千米,结合自己身体的感受和记录的时间步数,说说自己对1千米的认识。
(这一层次让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充分交流真正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1)试填空 2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2)把想想做做第3题填在书上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深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
3 练习运用 巩固内化
第一层 认知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2)匹配连线,把物体和合适的长度连起来。
(这一层次的练习检验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知。)
第二层 综合练习
(1) 想想做做第一题这一题看上去有些复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先估计在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估算的能力。
(2) 想想做做第二题,先看图计算多少米,再把米化成千米
(3) 想想做做第五题,比较四大河流的长度。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部分练习让学生在观察,计算,比较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米与千米的换算,对千米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层 拓展练习
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两步大约是1米,让学生自己通过数步子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或几个同学合作用数步子的方法测出1千米,并在距离大约1千米的地方互相看看,叫一叫对方的名字,试试能不能听到。
(这一实践性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感受1千米,巩固学生对千米这一大的长度单位的认识。)
4.总结提升 梳理知识
把这节课学习的千米和以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做一个总结,整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个全面的认识。

五、说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000米=1千米(公里)
1000m = 1km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
第4个回答  2011-09-14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