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可以占用法定节假日吗?

学校有统一的实训周,专业课老师把实训周提前到九月下旬,要占用我们的国庆。
还用学分威胁

不可以,学校这样属于违规,学生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机构投诉。

首先学生不是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教师可以算加班工资,学校不支付,可以向劳动局投诉。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学生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学校不放假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机构投诉。

扩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的历史

1995年5月, 中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春节、“五一”和 “十一” 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 使中国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达到了114天。 

而每个长假掀起的旅游消费热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被人们称为黄金周。 2004 年,国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2004 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2005年6月,中央部门发布文件详细说明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到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2007年2月,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法定节假日调整呼之欲出,新华社发表长文深度分析黄金周调整的政策背景。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的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

1,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2,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

4,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5,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2013年11月27日全国假日办今日在人民网等网站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三套方案中,并没有一些网友期待恢复的“五一”劳动节7天长假。

201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如下修改:将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本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不可以的

学校这样违规了。

学生不是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教师可以算加班工资,学校不支付,可以向劳动局投诉。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学生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学校不放假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机构投诉。

扩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国家统一安排,2018年春节放假共七天,即2月15日至21日。其中,国家法定节假日有三天,即2月16日到18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另外有四天是调休日,即2月15日、19日、20日、21日,这是由2月11日、17日、18日、24日这四个周末休息日调过来的。

按照《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实行标准工时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和休息日上班,支付的加班工资是不相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参考资料:新华网-法定节假日安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学校不应当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定假日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劳动者和学生。学校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而不放假的,违反该规定。而双休日、调休日不属于该纪念办法规定的要求,双休日、调休日(比如10月4日)学校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的,不违反法律规定。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学校不应当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定假日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劳动者和学生。学校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而不放假的,违反该规定。
  而双休日、调休日不属于该纪念办法规定的要求,双休日、调休日(比如10月4日)学校占用法定节假日上课的,不违反法律规定。
第4个回答  2011-09-13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只有劳动者才享有休息权。学生不属于劳动者,所以不享有休息权。
但是老师是劳动者,老师必须享有休息权,那么反推老师既然休息,学生也没有必要上学啊。
这属于国家法律的边缘问题,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