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标准和意义

如题所述

垃圾分类新标准如下:
1、可回收物:指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
2、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
3、易腐垃圾: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等。
(原分类名称:餐厨垃圾: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易腐性垃圾等有机垃圾)
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为了有效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条例》规定对家具等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收集、运输,收集、运输的时间和地点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告。
垃圾分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日益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全球的海洋垃圾正在以每年超过800万吨的速度增长着。“海洋垃圾反攻人类生存领地”、“海洋动物误食海洋垃圾致死”等新闻层出不穷,如果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负荷,人类和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如何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关键是要做好陆地垃圾的管控和治理,垃圾分类就是解决方案。通过分类,让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海洋垃圾自然就减少了。垃圾分类作为一种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已经在日本、德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取得明显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