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洛阳珈蓝记》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文学作品,是一部珍贵的国学经典。作者杨衔之在重游北魏旧都洛阳之后,追忆洛阳城往日的繁华景象,借记叙佛寺建筑的兴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历史、社会变革和风俗人情。

全书共五卷,分别按洛阳的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几个方位区域,记述佛寺七十馀处。可以说,每一处寺庙背后都有一段传奇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洛阳伽蓝记》文笔简洁清秀,叙事繁而不乱,骈中有散,颇具特色。在结构上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典籍“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内容组织得有条不紊颇受历代文史专家推重。与郦道元的《水经注》并称“北朝文学双璧”。

《洛阳伽蓝记》有不少传说典故,蕴涵着的文学笔触,将朝代历史地理人文融入其中,独特的近似纪录片的镜头,使得《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齐民要术》合称北魏三大奇书。

《洛阳伽蓝记》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宇的形制规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废,而且记述了有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深受历代史学家的重视。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洁净秀丽。其中有不少历史故事和神怪传闻的记述,情节虽不复杂,文字也颇简练,但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与南朝的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内容相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