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别名

如题所述

康熙御书“定海山”

--------------------------------------------------------------------------------
2007-06-13
清康熙元年(1662),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达三十八年之久的中国领土台湾。郑成功去世后,其子孙郑经、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统治下的台湾成了同清政府长期对峙的独立王国。清政府为了断绝郑氏集团粮饷和军用物资的供给,坐困郑氏集团,令其不战而降,对郑氏集团实施经济封锁,其措施就是迁界移民,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钉定界桩,严禁一切船只出海贸易、捕鱼。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30-50里,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舟山也不例外,岛上所有居民均迁入内地。二十年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收复台湾,海宇廓清,浙江巡抚赵士麟、总兵孙惟统奏请展复舟山。二十五年五月,总兵黄大来会同督抚上疏,题请在舟山设立县治。康熙皇帝以为“舟”是动的物体,动了就不太平,倒不如以“定”为好,“海定则波宁”,从此可以“金城汤池,永建不拔”,于是改舟山为定海,并御笔亲题“定海山”三字。第二年设立县治,又赐名“定海”。原来的“定海”则更名为镇海。知县缪燧敬奉御书于二十八年择学宫东偏地建楼三楹,上悬御题宝额,永镇山海。该楼多次毁于台风,光绪年间重修,目前在昌国路定海二中东侧修复的御书楼,系光绪间原貌,现为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二十七年所建的定海县含富都、蓬莱、金塘、安期四乡,其中“富都乡为附郭大岙”,辖区最大,系县署所在地。康熙《定海县志·县治图说》是这样描述的:“夫大海滔天,中洲突起,环五百里之广而扼冲设县。衙山抱于东隅,镇鳌峙其西北,南以关山为内案,北以双髻为门屏,以地势言之,洵瀛海一要区也。”衙山在定海城东,俗称鳌山,山上原建有奎光阁和文笔塔。此山山体不大,现已夷为平地盖了房子。关山是定海道头的东岳山,它和镇鳌、双髻两山现仍屹立在定海城的南、北两端。这段话极言定海地势之雄伟、险要。
“定海”,是官方为舟山所取的第三个名称。舟山从开始有第一个名字到康熙赐名定海,相隔九百余年。期间颇多周折,诚如志书所言:“定邑海中孤屿,千余年来屡废屡复,与时代相为盛衰,而前后殊名,古今异迹。”很早以前,舟山群岛因孤悬海上,交通不便,内地的统治者无暇顾及,很长时间没有给舟山取正式的名字。据《左传》载,公元前五世纪,吴越交战。起先,越王勾践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二十年后反败为胜,攻占了吴国土地。勾践“请使吴王居甬东”。杜预注解:“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甬东”、“句东海中洲”当时就成了舟山的称呼。《左传》上说,勾践“请使吴王居甬东”。夫差“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当时夫差并未应勾践所请到舟山,大概觉得这样做太失面子了,羞愤之下便自杀了。可是定海民间传说,夫差来过舟山,定海的吴榭乡是他的落脚点。吴榭乡所以叫“吴榭”,就是因为那里有一间供夫差住的木屋。那木屋四周的门窗可以随意装卸,故而称“榭”。吴王住的榭叫吴榭,该地因此而得名。还说,后来“吴榭”废圮了,人们在原地基上盖了座庵堂,名“伏龙庵”。《左传》说夫差自缢不会没有根据,定海民间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定海确有“吴榭”地名。也许当初为接待夫差的到来,定海临城确凿盖过准备供他住的房子,结果夫差自杀了没有来成。到秦朝,秦始皇“以吴越地为会稽郡”,所以称舟山为“会稽郡南”;两汉至五代梁陈,置鄮县,舟山又称作“鄮县东境”;隋代,隋文帝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舟山又叫“句章东境地”;唐初,析句章,置姚州、鄞州,舟山为“鄞州地”。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舟山才开始有了正式名称。当时,朝廷准采访使齐澣所奏,将原属鄮县的地域分做奉化、慈溪、翁山、鄮县四个县,舟山就叫翁山县。这是官方第一次为舟山取名。
“翁山”名称的来历按照历代县志的说法,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曾在定海吴榭乡伏龙庵修炼得道,人称葛仙翁。为了纪念他,人们把吴榭与洞岙两乡交界的一条浦称作“翁浦”,附近的一座山称作“翁山”。翁山县就因此而得名。葛洪(约281至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著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神仙传》等书,既是道教理论家,又是医学家、炼丹术家。两晋以降,道教盛行,皇帝大臣都热衷于修道炼丹,葛洪在当时可谓名声显赫。据志书载:南宋乾道年间耕者在翁山下捡到一只铜鼎,“无足而有耳,耳亦不穿。中可容斗余,而底之埃墨犹在。以归进士陈节,谓炼丹之遗器。”意思说这只铜鼎就是当年葛仙翁炼丹的遗物。康熙朝定海县令缪燧有《翁浦山》诗:“耕者得铜鼎,无足而有耳。知是还丹具,葛翁炼于此。置县名翁山,浦也以为氏……”说的就是这回事。近年来,舟山学者对翁山县因葛仙翁而得名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理由是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说:“古仙者之乐,经登名山为上,而以海中大岛屿若会稽之东滃洲之类者次之。”《抱朴子》是葛洪写的,他不会将自己炼过丹的地方称作“翁山”、“滃洲”,可见翁洲之名早在葛洪在世之前已经存在。据翁氏《六桂族谱》载:“昭王庶子谥,字庶任,封于翁山,因赐姓翁,是为翁氏之元祖。”周昭王在公元前九百多年,翁山名称的出现就更早了。由此看来,翁山因葛仙翁而命名的说法难以成立。翁洲、翁山之“翁”与葛仙翁之“翁”不存在内在联系。“翁”与“滃”在古文中是通借字,“滃”的本义指“云气起”,指“水盛貌”。舟山岛孤悬在大海之中,云蒸霞蔚,水气蒸腾,看上去呈“水盛貌”,故而古人称作“翁洲”、“翁山”。此种说法成立与否,尚待进一步考证。翁山县建立后,盖起了衙门,办起了学堂,兵备吏治也趋于正规。既设县治,就得有城池。起先,城筑在�河。后来据传�河一带的“土轻”,移至镇鳌山下。这是定海历史上第一次建城,据宋宝庆《昌国县志》载:“城周广五里”。定海旧城大概从那时开始基本成形。
事隔三十三年,至唐大历六年(771),临海人袁晁揭竿起义,连陷浙东诸州县,一度占领翁山,翁山县因此被废。此后三百年间,舟山又没了正式名称,而被叫作“鄞州地”。直至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当时的鄞县县令王安石上奏朝廷,提出重新在舟山设立县治。朝廷准王安石所奏,以为舟山群岛“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能以昌壮国势。”于是便赐名“昌国县”。这是官方赋予舟山的第二个正式名称。当时的昌国县辖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元丰二年(1079),割定海县(今镇海)之金塘给昌国。这样,昌国县的辖区扩大为四乡。在宋王朝统治的318年间,昌国县人口增至41000余人,经济和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全县开设了岱山、晓峯等五个盐场,宝庆年间,每年盐的收购量达122400担;在教育方面,兴办了翁洲、虹桥、岱山三所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
舟山在宋、元两代,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安定的。只是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进犯临安,宋高宗赵构避难至昌国,住了七八天,得知越州失守,又慌忙逃往温州、台州。金兵攻陷舟山,不见康王,在海上追出三百余里,遇风暴和宋军的阻击,才没有追下去。据传,康王赵构到舟山时住在城西紫皮岙。后来他回到临安登上皇位,将紫皮岙改名为紫微岙。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攻克昌国。元至元十五年(1278),此时昌国居民已有22600余户、126000余人。朝廷颁诏,升昌国县为昌国州。增设城门六所:东曰东江门,西曰西门,南曰南门,北曰上荣门,西南隅曰舟山门,东北隅曰艮门。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昌国州为昌国县。以为昌国地处海东,不能无兵守御,于是在昌国设卫所。“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名称。昌国卫与县同级。为加强防务,重新修筑城墙。新筑的城墙高2丈4尺,址广1丈,周围1216丈,长达9里。辟东西南北四门:东曰丰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城门建有楼穴、水门,在东南两门置吊桥。城上有雉垛2673个,警铺60处。城外开渠筑濠,自东南至西长1260丈,北面与山相接。后来定海城的城墙大致与明时所建的规模相仿。
明洪武十九年(1386),一场灾难降临到舟山百姓头上。当时有个征南将军汤和奉皇帝差遣来东南处置防务,他部下的两个指挥在秀山岛干预当地居民的民事纠纷,被人打死了。汤和牵怒于舟山百姓,在朱元璋面前夸大其辞地说:“昌国居民外结倭寇,内多盗贼”,是“不可教化之顽民”,是“边防之大患”,执意要撤废县治,驱迁岛民。朱元璋听信了汤和的话,于洪武十九年下诏撤废昌国县,所有岛民悉数驱迁到内地。紫微人王国祚赴南京面见皇帝,力陈舟山岛民不可迁之理由。朱元璋以为既然你们那里有田地可供耕种,应准许岛民散处,只是兵民一起要加强防范,以免寇扰。有了皇帝这句话,舟山居民才没有全部被驱迁,留下城区四里内的547户、8085人,其余46岛居民全被赶往内地。遭驱迁的舟山人流离失所,异乡客地谋生艰难。留下来的也不好过,困在城中受官兵管着,不能随意行动。随着昌国县撤废,昌国卫迁往象山石浦,舟山岛上只留中中、中左两所。“所”有千户所、百户所之分,留在岛上的当为百户所,每一所有官兵120人左右。明正统八年(1443),户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为由,裁撤东北隅的城墙2里,存7里30步。给四城门重新命名:南文明门,濠桥外木栅曰迎恩;东丰阜门,外木栅曰宾暘;西太和门,外木栅曰西安;北永安门,外木栅曰北固。城墙西北跨镇鳌山,东抱霞山,其余皆在平地。
随着岁月流逝,海禁逐渐松弛。迁往内地的舟山人纷纷返回故乡,有些内地人也搬到舟山来谋生计,到明嘉靖年间(1522 —1566),舟山又有居民6005户、13653人。不幸的是舟山人在明一代一直不很太平,起先是驱迁,接着是海盗勾结倭寇劫掠骚扰。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年间王直等人勾结倭寇屡次进犯金塘烈港、舟山岑港和普陀山,与官兵对抗。自嘉靖十九年(1540)起至三十六年(1557),时间长达17年。最后,在总督胡宗宪、总兵戚继光、张四维、俞大猷和卢镗的合力追剿下,才将寇患荡平。
在昌国县和昌国卫均被废撤的年代里,“舟山”这一名称便流行开来。“舟山”的名称不是官方钦定,而完全来自民间。舟山名称的来历,一说是舟山岛的形状像条船,岛上又多山,故而叫“舟山”。这条“船”头朝西,尾朝东,故而岛的西端有“岑椗庄”,岛的东端有“舵岙庄”。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编的《乾道四明图经》“昌国县津渡篇”说:“舟山渡,去县南五里,趋城由此出,山形如舟,故名。”这里说山形如舟,不是岛形如舟。比较确切的是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的说法,该书载:“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原来岛南边有座山,像鸟儿的翅膀横枕海滨,舟船都到这里来停泊,于是这座泊舟的山就成了“舟山”。久而久之,由山及岛。“你的船开到哪里去?”“到舟山去。”“舟山”自然而然地成了整个岛的名称。至于“岑椗”、“舵岙”这些庄名,都是从“舟山”这一岛名附会出来的。既然岛叫舟山,前面应该有“椗”,后面应该有“舵”,于是就有了“岑椗庄”、“舵岙庄”。那么“枕海之湄”像鸟儿翅膀一样的山指哪座山呢?元明时,现在的定海人民南路是一条很开阔的浦,海水一直淹到道隆山下,即现在的人民南路与东海路交义口。当时的船只小经不起风浪,越往里靠越安全,道隆山下显然是理想的泊船处,所谓“舟山”,指的就是这座道隆山。后来海口逐渐南移,一直移到东岳山下,因此也有人把东岳山当作“舟山”。道隆山实际上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山上原建有道隆观,故而历代志书又称作“观山”。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在舟山历史上很有点名气。传说宋建炎三年,宋高宗被金兵追击逃至昌国。金兵追至道隆观不见高宗,用刀砍柱,有血溅出,吓得金兵急忙退去。明嘉靖年间王直投降在观山建受降亭。道隆观大约毁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道隆山那里建造房子,山被夷为平地。
到了明末清初,部分明末遗臣拥戴鲁王朱以海为“监国”,逃亡到舟山。他们要把舟山当作反清复明的基地;而清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除了这心腹之患。于是,舟山成了他们争夺的焦点。鲁王自清顺治六年(1649)到舟山,两年后失败逃往厦门。清兵攻占舟山,大学士张肯堂等数十名明末遗臣有的自尽,有的战死。被清兵屠杀的舟山居民约有18000余人。清兵于九月初二中午开始屠城,直杀至深夜。民间传说,清兵号令屠城以明晨收兵。杀至半夜,满城火烧通红,竺家弄一些人家养的雄鸡一齐叫起来,清兵以为雄鸡报晓天要亮了,屠城的时限已到,便都回营安歇,定海城的部分居民才免遭劫难。后来,定海竺家弄一带居民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逢年过节,鸡鸭鹅之类均可宰了吃,惟有公鸡不杀,以报答它当年的这一声叫。
距清兵进城十年之后,舟山人再一次遭受迁徙之苦,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康熙朝的大驱迁。幸亏这次驱迁时间不长,前后共二十年,康熙二十二年,舟山展复。二十五年,康熙赐名“定海”,从此,舟山又有了钦定的第三个名字。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定海城池。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载:“循旧址筑之,周围1216丈,城高1丈,址广1丈5尺。罗月城四,城身48丈4尺。雉堞1280,高4尺。仍东南西北四门,不立门名。门上飞楼4座,每座3间。窝铺38座,每座1间。其南设水门1座,外为濠”。康熙朝修城以后,嘉庆、道光两朝又经砌筑葺补。最后一次修筑城墙是在同治十年(1871),修城身210余丈、城垛1206个、左右石梯两处,加高北城3尺。并建了窝铺、盘诘厅、了望楼等。
舟山从唐代首建翁山县,到清康熙宣布重开海禁,第三次建县,历时948年。其中设县治理347年,废县弃管约400年,不准人居住,任其荒芜长达200年。先后经历了两次撤废、两次驱迁,一次屠城,以及鸦片战争时期的两次英兵入侵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八年日寇统治,真是饱经忧患,历尽沧桑!这些历尽艰难、自强不息的舟山人,造就了海岛特殊的历史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4
海中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