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指标包括

如题所述

生活质量应该分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质量是由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和识字率来作为衡量的指标,这三者反映了社会在满足基本需要方面的许多特征,是社会发展成就的综合体现; 而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表现为先进的、积极的、主动的、长远的、自觉的、现代的精神生活,低质量的精神生活表现为落后的、消极的、被动的、眼前的、自发的、传统的精神生活;从量的标志看,精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科学健康的价值的认可程度、精神生活层次的高低、精神生活各要素发展的全面与片面、协调与不协调,与物质生活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等可以表示出精神生活的质量状况.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生活质量简介
当这一术语被引入医学研究领域时,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质量。与存活和其他类型的临床结果一样,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著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他在1960年发表的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①客观条件指标
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就业情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教育程度、卫生设备和条件、社区团体种类和参与率、社会安全或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综合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权衡社会变迁程度。

②主观感受指标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现在有了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好了,我想比物质生活还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提出的这个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①客观条件指标

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就业情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教育程度、卫生设备和条件、社区团体种类和参与率、社会安全或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综合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权衡社会变迁程度。

②主观感受指标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如今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好了,我想比物质生活还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提出的这个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第2个回答  2020-11-16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有了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质量,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就显得比物质生活质量更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里提到的这个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四大指标

身心健康

平衡: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各方面均衡、平衡;
平安:生命、环境等等各方面,安全,危险或是风险少且小。

和气:为人和气,在康、平的前提下,以和为贵。
和睦:家庭、社会关系和睦。
和谐:与自然、物质、社会关系和谐。

喜乐:知福,知足,知喜,知乐。
快乐:对于有益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正当事业,敏捷,迅速,全力以赴。
第3个回答  2020-11-16
生活质量标准编辑词条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中文名
生活质量标准
别称
生存质量、生命质量
内容
全面评价生活优劣
外文名
Quality of Life,QOL
出处
《富裕社会》


1概述 2生活质量简介 3客观条件 主观感官指标
4生活质量的四大指标
康 平 和 乐 5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1概述
编辑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 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 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 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 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2生活质量简介
编辑
当这一术语被引入医学研究领域时,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质量。与存活和其他类型的临床结果一样,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 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著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 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他在1960年发表的 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 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 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 加拿大、西欧和 东欧以及亚洲和 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 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第4个回答  2020-11-16
生活质量指数(PQLI)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营养、卫生保健和国民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等于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和1岁平均寿命指数之和除以3,生活质量指数的评价标准为PQLI大于80为高素质人口,PQLI小于60为低素质人口。
2010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广州第1。在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是今后最重要的任务。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