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韩信墓开棺后发现尸骨不全,尸骨去哪里了?

如题所述

提起韩信想必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韩信是楚汉时期的名将,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国士。韩信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死在了吕雉安排的竹剑,竹刀之下。

公元前197年,陈豨起兵反叛,刘邦亲自领兵前去平叛。当时的韩信不但假借托病之词,没有追随刘邦出征,他还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你只管起兵,自己会在汉朝王都充当内应。随后韩信便和身边的谋士商量决定,夜里命人以假诏书,去赦免各地官府拘禁的罪犯与奴隶。韩信打算利用一众囚犯,先行袭击皇后吕雉和太子,随后自己再起兵反叛。韩信安排好后,便开始等待陈豨那边的消息。

当时陈豨有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随之韩信便把这位家臣给扣押了起来,准备起事成功后再来处置这位家臣。谁曾想事情败露,被扣押家臣的弟弟为了救出兄长,便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密谋袭击东宫之事。

吕雉原本打算把韩信招来,但又恐对方不肯就范,于是吕雉便请来萧何,让萧何来为自己出个主意。经过一番商议,最终二人决定:散布刘邦已经凯旋归来的流言,让韩信投鼠忌器不敢行事。

同时刘邦平叛成功,列侯群臣必然会前往宫中祝贺,到那时再捉拿处置韩信。韩信虽然对此也有所怀疑,但刘邦凯旋而归,大势已定,自己已经没有了起兵的机会。

另外昔年刘邦曾向韩信许诺,不管韩信犯下何等大罪,都不会以铁器加身。就这样韩信来到了吕雉宫中,进入宫中的一瞬间,萧何便命令武士将韩信给捆了起来,随后吕后又命人用竹刀,竹剑将韩信诛杀于宫中。

韩信临终时说道:自己悔不当初,没有按照

蒯通

的计谋行事,以致被妇孺所骗,难道这就是天意吗?感叹过后,韩信被诛,其家人也被吕雉夷灭三族。

得知韩信死讯后,刘邦假作悲痛,他将韩信遗骸埋在了长安城东边,三十里开外的郊区。韩信遗骸埋葬的具体位置,就在今时今日的西安新筑镇新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种种原因,新村村民挖开了韩信的坟墓。

得知此事后,当地考古专家迅速赶到了现场。来到韩信墓前的考古专家们,立即对此地进行了保护并展开勘测工作。根据考古资料记载,工作人员进入墓室后发现,墓室中几乎没有什么随葬物品。

工作人员打开棺材后发现,棺材内只有几块身体骨殖。奇怪的是韩信的首级不翼而飞,正当工作人员一头雾水时,新村一位老农站了出来。老农表示,他知道韩信首级的去向。

随后老农便把一众工作人员带到了自己家中,老农表示自家祖先就是为韩信守墓的士兵。老农祖上留下来的遗训明确记载,韩信下葬时确实只剩下了尸身,韩信的首级被其心腹谋士蒯通带回了淮阴安葬。可怜一代国士,由于情商不高,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昔年韩信能被刘邦重用全靠好友萧何的举荐,萧何深知韩信的统兵才能,而韩信也视萧何为知己。刘邦建国以后,萧何不但助吕后诛杀了昔日好友韩信,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更是选择了自污名声,萧何到底图个啥?

刘邦病故以后,太子刘盈继位,萧何开始尽心辅佐刘盈。公元前193年,为汉室操劳了一辈子的萧何终于卧病不起。

临终之际刘盈趁机询问萧何:丞相百年之后,谁可替代?还没有得到萧何的回答,刘盈就急忙问道:你觉得曹参如何?萧何听罢,挣扎着起身,向刘盈扣头说道:陛下能选择曹参做大汉的丞相,那么即使臣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萧何宁可出卖好友,自污,所求的不过是结束秦末乱世,让中原大地上,出现一个大统一的显赫王朝。最终刘盈追谥萧何为文终侯。

然萧何最终得偿所愿,但千百年来韩信墓附近的祠堂中,一直悬挂着一幅讽刺他和吕雉的楹联。楹联的内容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楹联上所说,掌握韩信生死的知己正是指萧何,存亡两夫人所指的,一位便是韩信落难时,对他有一饭之恩的无名洗衣妇人,另一位便是指曲解刘邦誓言处死韩信的吕雉。

相比起萧何和韩信,张良就要潇洒很多,在完成灭秦的心愿后,张良放弃了到手的荣华富贵,选择了隐退。刘邦麾下诸臣子中,张良的结局也是最好的一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