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失联的人一般都是女孩,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天天新闻都有报道女孩受害是不是女孩经不起社会的诱惑我觉得不是绝对的是肯定是有一部分女孩说不出诱惑,但是有绝大部分的女性是因为他们觉得女性比较好欺骗,所以说会拐骗他们。

各大媒体接连报道女性遇害失联失踪,引发了不小的社会震动,小伙伴们惊恐莫名,咋那么多失联失踪的事情,这社会到底咋了?

1、安全忧虑,是个大问题。

事件引发社会哗然大波。 接连被抢劫、拘禁、性侵、杀害事件频繁曝出。

多起女性遇害失联事件溃坝式、井喷 :风险社会、群体恐慌、性别战争、长尾传播。

自媒体狂欢背后的议程设置

性别战争  安全忧虑  消费逝者  失范的媒介伦理

很对自媒体也对南京女生被害案这一热点进行了跟进。

自媒体的议程设置,主要观点如下:

1、严惩凶手!

2、逝者安息

3、女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呼吁安全,安全焦灼背后还是担心安全!

5、媒体报道长尾跟进,舆论恐慌和破案猜测仍在蔓延,产生舆情涟漪效应

6、警惕舆论标签冲击公众社会安全感

愈演愈烈的立场之争,观点撕裂。

自媒体狂欢背后,主流传统媒体在这一新闻事件发生后的人文关怀、后续处置、深度思考、媒体建议等等相关工作是不能缺位的、失职的。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

从“失联”的遗憾,再到“失去”的痛彻。

每一个生命的消殒与暗淡,都是温情社会和阳光明媚世界的污渍与阴影。

这一拨  "女性遇害失联"报道的刷屏高潮,引发了社会关注,同时也造成了民众对女性安全的恐慌。

女性遇害失联事件的集中性报道,迅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杭州杀妻案就像一只蝴蝶,引发一系列类似的连锁反应。

女性遇害失联事件的频发,是充满危险、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的风险社会偶发现象,使得公众担忧自身的安全问题。

恐慌,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丧失信任后的应激性反应。媒体通过渲染女性遇害、女大学生遇害事件来博取眼球,通过贩卖焦灼,让你感受社会是危险的,男人是危险的整体舆论氛围。

一系列女性遇害和失联事件后,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当代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这么低?

公众普遍将失联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女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多起失联事件发生后依然会由于各种原因乘坐陌生人的车,这就很有可能成为蓄意伤害的潜在危机,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这些都让我们,常常感叹生命的无常,愤恨犯罪者的歹毒用心。

各地多起女性失联事件、因网络交友不慎受害事件等,现代女性自立能力,再次受到社会质疑。95后这一代独生子女,就像温室的花朵被过度保护,父母极力细心呵护,不让子女受到一点伤害,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全方位的过度保护,不仅没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反因过度的外在保护,而使内在的自我保护意识得不到培养与强化。

 需要反思什么?

长期以来,家庭和社会各界给她们灌输的大都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忽视了社会的假恶丑。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学生大多不知所措,以至于因失去自救机会而遭受意外。

危机预警发现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带来负面影响,细节的披露,会引发多起类似伤害事件,危机事件后公众,只能从新闻媒体中看到简单事实的关键原因,很少人会认为失联事件是坏人预谋犯罪。

集体意识淡薄,任性、趋利,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独立却不自立。  
自我保护意识低,社会适应性差。从小成长环境优越,社会现实接触较少,遇到各类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不足。出事的多起案件是女大学生,她们刚离开父母,以往得不到满足的欲望便会膨胀。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自我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并被束缚,逐渐形成逆反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因为女孩身材娇小,力气小,坏人都挑看着瘦弱无法反抗的下手,生性善良,更容易轻信陌生人的话,自我保护意识差。
第2个回答  2021-03-06
女人是弱势群体,女孩更是,女孩无论在体格上,身体上,力量上,都不如男性,所以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目标,造成失联。
第3个回答  2021-03-06
因为女孩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容易被骗,也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