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学高手请进!!!!!!!!!!!!!!(在线等~~!)

各位发发慈悲吧!我这有许多问题等你们解决啊!!!谁最先填完提交,我追加分数!!!!!!!!!!下面就是问题; 语文: 1.用"客"组词,并用"客"填空. 1.地位高贵的客人() 2.远道而来的客人() 3.不经常来的客人() 4.购买东西的客人() 5.去寺院烧香的人() 2.成语填空: ()打不动 ()芒毕露 ()大招风 ()拼()凑 ()室()空()朝()暮 ()穷()白 3. 歇后语填空: 做一日和尚敲一天钟-------( ) 路遥知马力------( ) 4.补充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5.如果有人用”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的古语来说服你,你借用叶绍翁的两句有名的诗句来反驳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三句”借月抒怀”的诗句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写出五句”读书联”或关于读书的名言: 8.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日春秋.这句子中,一共写了()年. 9.从下列成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 舍近求远 高瞻远瞩 低声下气 各抒己见 不约而同 同心同德 _______,________. 10.(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11.查和朴这两个字作姓氏时,应读什么?数学:12.巧算.1 二分之一 六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20分之1 30分之1 42分之1 56分之1 等等.... 132分之一各位急救啊!!!120!119!114!110!SOS!
12题我没写清楚,重写12题:1 加2分之1 加6分之1 加12分之1 加20分之1 加30分之1 加42分之1 加56分之1 加....加132分之1等于多少???(巧算)

我可是为了 回答你的补充问题才跑到最后面了。不给分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1.
地位高贵的人叫(贵客)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远客)
不经常来的客人叫(稀客)
购买东西的客人叫(顾客)
去寺院烧香的人叫(香客)

2.
雷打不动
锋芒毕露
树大招风
生拼硬凑
十室九空
朝朝暮暮 朝穿暮塞 朝梁暮陈 朝令暮改 朝秦暮楚 朝升暮合 朝云暮雨
一穷二白

3.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
花甲重放:60*2=120 三七岁月:3*7=21 120+21=141
古稀双庆:70*2=140 多一个冬秋:1 140+1=141
所以应为141岁

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花甲,指六十岁。重开,指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个古稀,一百四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在巧于用数。
60为一"花甲","花甲"重逢即120,三七二十一,再加三七,即141岁.
70为一"古稀",古稀双庆即140,再加一,即141岁.

9.
远近高低各不同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
查 zhā 一声 查 chái 见"查郎"。 朴 piáo 二声

12.
1+2分之1+6分之1+12分之1+20分之1+30分之1+42分之1+56分之1......+132分之1=?

解:
1+1/2+1/6+1/12+......+1/132
=1+(1-1/2)+(1/2-1/3)+(1/3-1/4)+......+(1/11-1/12)
=1+1-1/2+1/2-1/3+1/3-1/4+......+1/11-1/12
=2-1/12
=1又11/1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9
1贵客 远客 稀客 顾客 香客
2雷 锋 树 七八 十九 三四 一二
3不会
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 152
9 不会
10 不会
11 zha PIAO
后面的不会
第2个回答  2007-07-29
地位高贵的人叫(贵客)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远客)
不经常来的客人叫(稀客)
购买东西的客人叫(顾客)
去寺院烧香的人叫(香客)
第3个回答  2007-07-29
贵客、远客、稀客、顾客、香客

雷打不动、锋芒毕露、树大招风、东拼西凑、十室九空、朝三暮四、一穷二白

得过且过、日就见人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

世间唯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读古人书
友天下士

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打瞌睡豪杰
无不读书神仙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远近高低各不同

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比邻。

zha(一声)piao(二声)

分子是1,分母是n*(n+1)
第4个回答  2007-07-29
1.用"客"组词,并用"客"填空. 1.地位高贵的客人(贵客) 2.远道而来的客人(远客) 3.不经常来的客人(稀客) 4.购买东西的客人(顾客 ) 5.去寺院烧香的人(香客) 2.成语填空: (雷)打不动 (锋)芒毕露 (树)大招风 (东)拼(西)凑 (十)室(九)空()朝()暮 (一)穷(二)白 3. 歇后语填空: 做一日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4.补充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如果有人用”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的古语来说服你,你借用叶绍翁的两句有名的诗句来反驳他,这两句诗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请写出三句”借月抒怀”的诗句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写出五句”读书联”或关于读书的名言: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8.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日春秋.这句子中,一共写了(141)年. 9.从下列成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 舍近求远 高瞻远瞩 低声下气 各抒己见 不约而同 同心同德 远近高低各不同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11.查和朴这两个字作姓氏时,应读什么Zhā Piáo
第5个回答  2007-07-30
1.地位高贵的客人(贵客) 2.远道而来的客人(远客) 3.不经常来的客人(稀客) 4.购买东西的客人(顾客) 5.去寺院烧香的人(香客)

2.成语填空: (雷)打不动 (锋)芒毕露 (树)大招风 (东)拼(西)凑 (十)室(九)空(朝)朝(暮)暮 (一)穷(二)白

3. 歇后语填空: 做一日和尚敲一天钟-------( 得过且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4.补充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遗民泪进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如果有人用”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的古语来说服你,你借用叶绍翁的两句有名的诗句来反驳他,这两句诗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请写出三句”借月抒怀”的诗句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7.写出五句”读书联”或关于读书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8.60为一"花甲","花甲"重逢即120,三七二十一,再加三七,即141岁.
70为一"古稀",古稀双庆即140,再加一,即141岁.

9.从下列成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 舍近求远 高瞻远瞩 低声下气 各抒己见 不约而同 同心同德
远近高低各不同。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11.查和朴这两个字作姓氏时,应读zha(一声)piao(二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