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躲过二叔朱高煦的埋伏顺利继位的?

如题所述

大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六月三日,皇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出发抵达北京,接受遗诏于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宣德。

关于朱瞻基的继位之路,很多古籍的记载都颇为惊心动魄,所有问题之症结所在就是他的那位时刻想着造反的二叔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是靖难之役的功臣,多次领兵击溃南军,甚至还曾于危难之间救过朱棣的性命,朱高煦战功卓著,自然会受到朱棣的重视,所以对皇位暗生觊觎之心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朱高炽以太子之位监国十数年,使得天下承平已久,人心归附,加上朱棣的完全支持,朱高炽即位已成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朱高煦来讲,虽然朱高炽当了皇帝,但自己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朱高炽身体不好,活不长。而事实也是如此,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便猝然驾崩,当时皇太子朱瞻基尚在南京,而朱高煦在封地乐安(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滨州一带)。

汉王在山东,皇太子在南京,按照常理推之,北京的皇帝驾崩后,朱高煦一定比朱瞻基要早知道这件事,所以才有了朱高煦在朱瞻基回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准备暗杀皇太子,然后自己回京继承大统的传言。

《明史朱高煦传》里是这么记载的,但是由于时间仓促,朱高煦没能成功截杀朱瞻基,因而与皇位失之交臂。

那么面对二叔布下的天罗地网,朱瞻基是如何逃过一劫的呢?很简单,绕道小路回北京。

《明宣宗实录》里记载:

上(明宣宗)从间道行

间道即是小道,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实录》里并没有记载宣宗是为了躲避汉王朱高煦的埋伏而“从间道行”的,但《明实录》里的这段记载却令人感到非常的疑惑。

仁宗皇帝不豫,以玺书驰召上还,上即日就道时南京颇传言,仁宗上宾臣下未敢以闻,但言兹正戒严之时宜整兵卫而后行,或劝

按照《明实录》的说法是,朱高炽还没驾崩的时候,就已经下旨令朱瞻基回南京了,但是朱瞻基才刚动身北上,朱高炽就已经去世,当时南京的大臣不敢告诉朱瞻基,只是建议他最好领军北上一方不测,可是被朱瞻基拒绝了。

而朱瞻基拒绝的理由很直白:

上(朱瞻基)曰:“君父在上,天下归心,岂有他心,且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况”。

从朱瞻基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三点至关重要的信息:

一是当时朱瞻基确实不知道朱高炽已经离世,二是朱瞻基自认为从动身到回京所用时间会非常快,快到朝臣上下都根本想不到,三是朱瞻基从未觉得此次回京会遇到什么麻烦或者陷阱,召旨只是说皇帝生病,让他速回,并没有说皇帝已经去世要让他回京继承大统,也许朱瞻基曾想过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在没有亲眼证实之前,所有的猜测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

南京方面的大臣或许猜测到皇帝可能驾崩了,所以出于谨慎,希望朱瞻基统率军队北上,以防不测,毕竟历朝历代以来,皇位交接往往都很不太平,太子年轻可能没想那么多,但是臣子却必须要考虑到任何可能存在的危机。

对于南京大臣们的建议,朱瞻基深不以为然,他拒绝带兵,还说了一句看似不起眼却非常值得考究的一句话,即“予始至遽还”,也就是说,他在出发前曾以为自己此去只是皇帝的日常召见,待处理北京事宜后还要回南京。

那么这里,我们就按照《明实录》的记载来理一下:

皇帝病危下旨召太子回京,但没有告诉太子自己病危的消息,也许只是提了一下自己身体抱恙,而个中原因就在于朱高煦一直意图谋反贼心不死,所以为了安全起见,皇帝隐瞒了事实的真相,以防朱高煦趁机再次起兵谋反。虽然南京的大臣么以为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希望太子能以万全之策来应对此事,可是太子年轻,没想过这么多,仅仅希望尽早赶回北京,所以才会绕小路而回。

只不过,在下旨的第二天,皇帝没等到太子回来就驾崩了,而宫中为防止起变,秘不发丧就等朱瞻基回宫。

虽然《明史》里关于这段的记载没有《明实录》记载的详细,但是,《明史仁宗传》里的几句话也恰好印证了《明实录》的记载是相对可靠的:

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

这也说明了,皇帝是活着的时候下旨令太子回京,而皇帝死后一直都是秘不发丧,直到太子回宫。

所以说,仁宗皇帝从驾崩到太子回京这段时间,朱高煦和朱瞻基都不知情,既然都不知情,又何来朱高煦密谋暗害朱瞻基一说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