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该破除哪些认知局限?

如题所述

某老师曾有一句话让我这个记忆障碍的人都永生不忘:细心是一种能力。细心是一种能力。细心是一种能力。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粗心意味着无法专心,无法专心意味着抗拒,抗拒意味着无谓的内耗,意味着内心有不满,无法真正爱上所学的知识,进而不愿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感性联结,无法将知识真正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想到你就疼,巴不得越远越好,所以才不要开门让你进来。创造性研究谈最多的是“人格开放性”问题——高开放性的人对一切知识都充满好奇,他们学习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对于这些人来说,高创造力、高幸福指数、高学业成绩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当一个人真正理解自己抗拒心理的来源,慢慢做到真的接纳自己,完全打开心扉,高考高分会很简单,选到合适自己的专业会有更大可能,之后对人生路各种细节调整会更灵活,过上理想的生活也会从作文变成自己的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7
我记得高中时代最大的误区就是,觉得只有书本里的才是知识,只有精通一门课程才是能力,而且常常因此而自卑,,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大到对自己的认知,对时间的管理,待人接物的方法论;小到对自己情绪波动的控制,跟人交谈的技巧,甚至穿衣风格的选择;等等太多太多这些都是知识。而且能精通一门本事固然是能力但是广泛涉猎各个领域也是一种能力,世界的多元化远比你想象的丰富,任何人的能力测评应该用一个风玫瑰图而单一维度的分数。不要觉得自己高中时代能力不行就自卑,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技能,只是还没到大展身手的时候而已。
第2个回答  2019-05-07
努力学习到深夜是值得骄傲的事,事实上,除非你高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用功或者是突然想要冲击超高分,否则高中的课程根本不需要学习到深夜。以我的经验来说,每天11个小时的学习全部能有效利用的话完全可以在一个学期之内把每一个高考科目从基本不及格提高到到一本水平。晚睡只会扰乱生物钟,让你白天的效率变得非常差。相信我,精力充沛的时候学习1小时的效果远远好过疲劳作战外加过量咖啡因坚持住而学习的3小时。长远看来不但是大家总说的对健康不好,整体效率也非常低下。顺便说一句,除非你宿舍有一间单独的书房,否则不建议到了宿舍还继续学习。这个同样也是效率问题,在一个不是用来念书的环境里总会被舍友、周遭事物等等因素干扰。如果说需要分散精力来集中精神,那还不如在专门给你时间念书的时候提高效率。在睡觉的时间、地点用来学习会让睡觉和学习都做不好。
第3个回答  2019-05-07
讲真,作为一个出身贫农家庭在生命中很长时间都被吃饭问题困扰的乡村女孩,打进北师那一天起就因为学校而得到了无数意料之外的尊重,这尊重至今未有减弱之势,反而总有人说“北师出身啊,难怪你如此牛叉有个性~”甚至在十多年前多数大学生做家教都是30元每小时甚至更低的年代,我一下收50还可以好单不断。另外,大学提供的还有朋友圈资源,以及眼界,世界观。大学时不能感受到学霸们的特别,但后来进了211读研,与2014级的本科生聊天,竟然发现他们的眼界见识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竟然不及985十年前的水平。另外,同学的经济能力事后想来也很刷三观:能进985的学生多数经济条件不错(例外如我当然存在,只是比例很小)。这进一步验证了社会心理学天天叨叨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学业成绩及未来成就”。至今仍然有许多出身农村、未能进好学校的大学生买不起电脑。我当年的许多大学同学谈的是百度谷歌微软,谈创业谈出国谈保研,而现在许多普通高校的学生连自己未来有哪些可能性都不知道(出国、保研、去大的IT公司工作确实是当时大家时时讨论的问题),身边多数人是学霸这种事情,除了进入很特别的圈子做很特别的工作,否则只有身在985才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这体验会影响到人一生的思维倾向。这是985的更大的意义。
第4个回答  2019-05-07
只要去熬夜刷题,拼命报辅导班就能提高成绩。当学生对成绩产生焦虑时,往往只会采取一些表面看来很有效的方式,比如熬夜,刷题,上课外班等等,其实这无非是让心里有所安慰。在我看来,所谓学习,无非是对知识记忆、理解、掌握、应用,它不和任意一个表面事情直接对应,所以上述的任何办法本身不会使成绩进步,它们都只是一个手段,和做练习、讨论问题等本质没有区别,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认真反思自己在学习环节中的漏洞,并切实考虑采取何种方法来达到学习更好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