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儿童阅读的习惯?

如题所述

1、根据兴趣选择书籍

阅读,一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父母可以以多样化的读书方式,来增进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不要一味的选择自己觉得有用的书籍强制要求孩子阅读,这样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2、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要以身作则,坚持阅读,这样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慢慢的也会对读书感兴趣。小的时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创造力、想象力。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里面摆放一个书架,放置孩子喜欢看的书籍。在孩子阅读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6

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真的真的非常重要!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我们有一定的阅读量的时候,自然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来。

那从小培养就有很大的必要,我来说一下我对孩子阅读的要求

1 每天必须抽1个小时来看书,书的内容不限,可怕是你感兴趣的。

2 如果做错了事情,就增加每天的阅读时长。

3 如果想要自己习惯的东西,就用阅读时间和学习成绩来换取。

4 每天让孩子适当的游戏运动,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

第2个回答  2020-06-13
一、帮助孩子确定阅读书籍和孩子的学习专注力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的阅读是打开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是最有效途径之一。阅读尽量涉猎广泛:古今中外、文理不限,多读些经典名著,尤其是古诗类和一些有关社会科学等。孩子上幼儿园期间,我们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结合学校教他背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如《咏鹅》、《春晓》、《静夜思》等。有时播放一些儿童版的有声读物,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起初培养兴趣,逐渐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上小学后,学校老师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记得孩子升入二年级后,班主任燕荣老师建议我的孩子平时多读一些带图画的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还有诸如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类,这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次考试语文试卷后面的看图写文,孩子写得很不错,所以语文成绩也经常保持中上水平。燕老师还选择益智、有趣、充满科学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就引导他们去看看。在家里,我开始让孩子阅读《童话故事精选》,配有图话的拼音版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对看图话,让孩子慢慢去理解,这样孩子逐渐学会查字典和自学能力,每个故事多看几遍,从而懂得每一个故事的“道理”。



我曾多次引用一些名言和警句启发孩子,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打开世界的窗户;书籍是人类最好、最长久的朋友等等,读一本好的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觉性,逐渐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到了中年级,老师要求学生读一些短小科普图书,如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人物传记等。在学校的倡导、推荐下,我们先后给孩子从书店购买了《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宋词三百首》、《爱的教育》、《动物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共有10多本。



二、切记:伸手打骂孩子不可取,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孩子在上一、二年级期间,只爱好数学,不喜爱语文(比较而言),回家做作业,数学从不让家长辅导,偶尔遇到较复杂的题问一下我们,但语文作业就大不一样,一般的题还可以,但写日记好多次让我给他写,我不在家时,就让他爷爷给他写,因作业当晚不完成,第二天早上到校就交不了差。有一次又让我给他写,我说:“锻炼自己写”,他说他不会写,我一气之下抽了一个耳光,训斥道:“你自己平时不锻炼写,莫非考试时也让家长去给你写?”孩子哭兮兮的站到那里不动。他爷爷听到后,过来把我拉到一边悄声对我说:“娃实在不会,咱就给他再写一次,慢慢地引导他,俗话说得好:一鞭子驯不出一匹千里马,一教棍打不出一名优秀学生。

第3个回答  2020-06-16

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熏陶和培养,更确切地说,主要取决于父母有意识地培养行为。

所以如果父母能花一些心思,掌握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就完全可以培养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首先,家长要做一个阅读的好榜样。

一对爱读书的父母会非常自然地熏陶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当孩子看到父母非常享受阅读的过程,无需你再对他教导读书的重要意义,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对书籍的喜爱和崇敬。而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就不读书,整天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孩子自然也有样学样地爱看电视和玩游戏。

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2、从兴趣出发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多帮孩子找一些和他的爱好相关的书籍。可以帮孩子就近办一张图书馆的会员卡,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范围,会让孩子大开眼界,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书。

3、多鼓励孩子

采用激励方式来强化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有必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最好的奖励就是再给孩子买他爱看的书,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

孩子坚持读完了一本对他来说比较复杂的书,或者是对一本书有了较深入的体会,甚至自己从书中学会了某些知识,都是值得表扬的事情。

4、和孩子共同阅读

年幼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模仿能力却非常强,父母成天对孩子念叨好好读书,可能会适得其反,但父母如果亲身示范,则会有意料不到的奇效。

也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

每次阅读时可以这样做:

1、每天坚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宝宝一起看书。可以从教宝宝学着翻书页开始,一边看一边给宝宝讲,让他从亲子共读中找到读书的乐趣。

2、有感情地讲述。和宝宝一起看书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比如声音的节奏、面部表情和手势要配合故事情节,这样可以调动起宝宝积极愉快的情绪。

3、情景表演。和宝宝一起根据故事情节来表演或者做游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宝宝的阅读兴趣。

最佳的阅读启蒙时间是 1 岁前,如果父母从孩子 1 岁前能做到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坚持给孩子读绘本故事,等到孩子 3 岁的时候就会自然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到 5 岁的时候就可以发展出独立阅读的能力。

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时间哦,在家为宝宝创造一个小小的阅读角,每天花半小时,帮助宝宝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说不定你家“学霸”正长成呢!

第4个回答  2020-06-16
1、阅读没有早晚之分,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始都是合适的,不要以为孩子还看就不懂,其实小孩子充满着好奇心,阅读是孩子探索知识,探索世界最好的工具。
2、孩子一旦开始阅读就要一直坚持下去,阅读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并且养成良好习惯,把这种习惯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这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3、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拿出来阅读,孩子的习惯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还要靠父母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问题基本上反映出来的都是父母的态度和育儿观念,所以,习惯起初的建立是要靠家长来完成的。
4、持之以恒的坚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试着读一两次发现孩子没兴趣就放弃了,那么阅读习惯就会很难养成。所以,父母的亲子教育并持之以恒是孩子未来阅读能力重要基础。
5、孩子本身的专注力就没有成人的注意力那么持久,而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这样阅读肯定是不持久的。所以,父母也要抓住孩子这一特点,阅读的时间是要把握好的,如果出现不想阅读,跑开了,就不要强求孩子,可以暂时把阅读活动停止,换一个时间再继续。
6、为了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爱好,父母在读物的选择上也要偏好于孩子,建议还是以纸质为主,且是图文搭配的。电子书并不是我们主张的形式,图画书的质感,可以增强孩子爱阅读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