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形成机制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如题所述

围绕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开展了岩石力学试验、岩爆岩石断口电镜扫描和岩爆岩石X射线粉晶衍射成分分析。本节讨论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如前所述,岩体现场变形破裂现象为研究岩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1:1的原型试验成果。为了解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力学机制,开展了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6.3.1 单轴压缩下岩石破坏后区破坏型式的试验研究

Wawersik(1968)根据单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把岩石破坏后区之破坏形态分为Ⅰ、Ⅱ两大类型(图6-2)。Ⅰ型破坏属稳定破坏,岩石试件在峰值后所储存的变形能不能使其破裂继续扩展,故只有对它再继续做功,才能使它进一步破裂,硬度不高的岩石往往呈这种变形破坏型式;Ⅱ型破坏则是非稳定的,其破坏不需外力做功,岩石试件所储存的应变能突然释放即可使其自身破裂得以继续发展,一般脆而坚硬的岩石往往属此种变形破坏型式。

图6-2 单轴压缩下岩石破坏后区破坏类型

(据Wawersik,1968)

Ⅰ—稳定破坏;Ⅱ—非稳定破坏

Fig.6-2 Types of rock destruction under uniaxial compress

(Wawersik,1968)

Ⅰ—steady failure;Ⅱ—unsteady failure

本次试验在美国产 MTS815 Test star程控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下同)上进行,采用环向应变控制加载,以10-7s-1的加载速率施加轴压,进行岩石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测试研究,试样全部取自二郎山公路隧道。测试结果表明(图6-3),发生岩爆地段的石英砂岩、粉砂岩、灰岩、砂质泥岩等硬脆性岩石均出现Ⅱ型破坏(图6-3(a)、(b)、(c)、(d));不发生岩爆地段的砂质泥岩则出现了Ⅰ型破坏(图6-3(e))。

图6-3 单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

Fig.6-3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6.3.2 岩爆倾向性指数(Wet)测试研究

高地应力条件是导致岩爆发生的外部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岩体的性能和结构构造条件等有所不同时,其变形破裂特性也就不相同。所以在相同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发生岩爆与否,尚取决于岩体的变形破裂特性,岩爆倾向性指数(Wet)可以反映岩石的这种性能(A.Q.Kidybinski,1972)。

测试以20kN/min的加载速率施加轴压进行加载,加载终值为单轴抗压强度Rb的0.7~0.8倍,然后再卸载至0.05Rb,得到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加、卸载应力-应变曲线,从而求得卸载所释放的弹性应变能(фSP)和耗损的弹性应变能(фST)之比值фSPST作为岩爆倾向性指数(Wet)。典型测试结果如图6-4(a)、(b)、(c)和表6-5所示。

图6-4 单轴压缩卸载过程Wet测试曲线

Fig.6-4 Wet test curv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unloading

表6-5 岩爆倾向性指数(Wet)测试分析表 Tab.6-5 The results of test and analysis for Wet

从表6-5中可以看出,EB6取样处岩石强度应力比Rb1=7.22,>7,并未形成高地应力;Wet=0.63,小于2,故不具备发生岩爆的内、外因条件,因而无岩爆活动。EBS12取样处岩石强度应力比Rb1=5.67,属高地应力;Wet=4.68,介于2~4.9之间,故具备了发生岩爆的内、外因条件,因而发生了轻微岩爆活动。EBS42取样处岩石强度应力比Rb1=6.31,介于4~7之间,属高地应力;但Wet=0.87,小于2,因而不具备发生岩爆的内因条件,所以没有发生岩爆现象(判别标准参见表6-3)。综上所述,岩体只有在内、外因条件都具备时,才有可能发生岩爆活动。

6.3.3 卸荷状态下变形破裂机制的岩石力学实验研究

隧道围岩处在一个复杂的应力应变环境中。本书按照其岩石(体)的实际受力状态来研究它们的变形破裂特性,以探讨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之实验依据。

6.3.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为简单计,我们设初始应力状态以λ表示,即λ=σHVH为水平应力,σV为垂直应力);在围岩中开挖半径为a的圆形硐室后,其二次应力状态可以近似地用下列公式来加以表达:

二郎山隧道高地应力与围岩稳定问题

式中:σr、σθ、τ分别为径向应力、切向应力和剪应力;φ为极角,

。当r=a时,α=1,圆形硐室周边的二次应力状态则变为:

二郎山隧道高地应力与围岩稳定问题

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隧道的开挖使其周边的围岩应力发生了重新调整分布:径向应力σr随着向开挖自由表面接近而逐渐减小,至硐壁处降为零;切向应力σθ沿硐壁周边的应力值及其分布主要决定于λ值。但总的来说,隧道的开挖卸荷作用在围岩中引起强烈的应力分异现象,使围岩应力差越接近开挖临空面越大,至硐壁处达到最大值。因而这一部分岩体的应力状态与低围岩(或无围压)条件下轴向应力增高这一应力状态大体相当。这种应力途径总体上可以通过卸围压σ3、增加轴压σ1的室内实验方式来加以模拟。

试验是在美国产MTS815 Teststar程控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进行的,采用位移控制(LVDT控制)方式,试验过程为:

(1)对每个试样加载,首先施加至静水压力状态(即σ13),然后再增加轴压σ1至岩样破坏前的某一应力状态;

(2)缓慢地降围压σ3,同时以10-5s-1的应变速率再施加轴压σ1,在获得峰值强度后继续试验,并获得峰值后各级围压下的强度;

(3)当轴压σ1达到峰值、试样破坏时,立即停止降低围压σ3,轴压σ1仍保持10-5s-1应变速率加载,当测得的σ1不再随轴向应变的增大而继续降低时,再缓慢降低一级围压,共降3、4级后即可结束试验。

此外,为便于对比分析研究,各大类岩石均分别做了常规三轴和单轴加载试验。

6.3.3.2 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所用的两种岩石全部取自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区的新鲜、完整岩层中,岩性分别为粉砂岩(ZE2组)和灰岩(WP1组)。各试验主要成果如图6-5至6-8和表6-6所示。

6.3.3.2.1 变形与强度特征

从表6-6中可知,与常规三轴加载试验相比,岩石在位移控制方式下卸荷三轴试验中破坏时的应力差(σ13)和弹性模量值多明显减小。例如,灰岩WP1-23试样在LVDT控制方式下卸荷破坏时的应力差仅为74.4MPa、弹性模量值为41.38GPa,而常规三轴LVDT控制方式下基本相同围压时加载破坏的WP1-25试样之应力差则为181.82MPa、弹性模量值达52.22GPa;粉砂岩ZE2-24试样在LVDT控制方式下卸荷破坏时的应力差为123.07MPa、弹性模量值为31.79GPa,而常规三轴LVDT控制方式下基本相同围压时加载破坏的ZE2-25试样之应力差则为169.5MPa、弹性模量值达54.68GPa。此外,卸荷试验中,岩石破坏时随着围压σ3的增大,其应力差σ13也逐渐增大。

图6-5 常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

Fig.6-5 Triaxial stress-strain curve

图6-6 岩石卸荷破坏时σ13关系曲线

Fig.6-6 The σ13curve of rock unloading failure

表6-6 卸荷三轴试验成果综合表 Tab.6-6 The triaxial testing results und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图6-7 灰岩卸荷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Fig.6-7 Stress-strain curve of unloading test in limestone

图6-8 粉砂岩卸荷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Fig.6-8 Stress-strain curve of unloading test in siltstone

以轴向应力σ1和围压σ3为坐标轴,绘出试样卸荷破坏时的σ13关系曲线如图6-6所示。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的线性关系式:

粉砂岩卸荷破坏时 σ1=30.0857+8.153σ3,r=0.9550 (6-3)

灰岩卸荷破坏时 σ1=51.0249+2.6956σ3,r=0.9425 (6-4)

式中σ单位为MPa。

上述关系式由于试样较少,加上试样本身结构性能等的影响,其规律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此外,岩石试验抗剪断强度参数也有类似上述的变化规律:例如WP1灰岩组试样在LVDT控制方式下卸荷破坏时抗剪断强度参数C为9.83MPa、φ为34.02°,而常规三轴LVDT控制方式下加载破坏时抗剪断强度参数C值高达15.15MPa、φ高达52.56°;ZE2粉砂岩组在LCDT控制方式下卸荷破坏时抗剪断强度参数C值为5.2MPa、φ为51.39°,而常规三轴LVDT控制方式下加载破坏时抗剪断强度参数C值则达8.3MPa、φ达55.39°。

6.3.3.2.2 破裂特征

本次试验所用的两组试样,均采自隧道岩爆区,分别为灰岩(图6-9)和粉砂岩(图6-10),图6-9、6-10两图展示了试样的破裂迹象,有以下特征。

图6-9 WP1灰岩组试样破坏形迹素描图

Fig.6-9 Destruction pattern for testing sample of limestone,WP1 group

(a)σ3=0;(b)σ13=14.2;(c)σ13=6.63;(d)σ13=4.69;(e)σ13=5.0

图6-10 ZE2粉砂岩组试样破坏形迹素描图

Fig.6-10 Failure pattern for testing sample of siltstone,ZE2 group

(a)σ3=0;(b)σ13=17.2;(c)σ13=13.34;(d)σ13=10.43

(1)卸荷破裂的总体特征,与低围压三轴加载试验结果相近似,即具有较强的张性破裂特征。

(2)在围压接近0(σ3≈0)情况下的破裂,与单轴压缩破裂迹象类似,出现一系列与轴向大体平行的张性裂纹(图6-9(a),图6-10(a))。

(3)卸荷状态下的剪切破裂带有剪张特征,大多追踪轴向隐伏拉裂缝后生成,顺阶步的错动可产生剪切和扩容(图6-9(b)~(e)和图6-10中(b)~(d))。

(4)随着破坏围压的增高,试样破坏剪切成分比重增大(图6-9(b)~(e),图6-10中(b)~(d)),局部形成共轭“X”形裂面。随着破坏围压的增高,发展为贯通性的剪切破裂与密集的共轭剪裂隙和纵张裂隙相伴(如图6-9(e)和图6-10(c))。卸荷状态下的破裂迹象可与岩爆迹象之间进行对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