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头市之战,为何晁盖非要亲自出兵讨伐?

曾头市晁盖为何亲临?

曾头市之战,为何晁盖非要亲自出兵讨伐。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晁盖已经到了不得不亲自出马,以重新获得威望的地步了。

我们知道,水泊梁山到宋江手上已经经历了“三代”首脑。第一代是白衣秀士王伦为首;第二代是晁盖为首;第三代才轮到宋江。

最初梁山在王伦手上其实算不上啥。主要是因为王伦这个大哥的格局不大,座下的几个兄弟也就是小打小闹,所以在江湖上也就名气不大。即使林冲这样的高手加入,还遭到王伦的猜忌,惟恐被宋江篡位,处处提防。

真正让梁山开始名声鹊起的,还是晁盖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之后。

因为晁盖在江湖上的地位,本来就有“义薄云天”之说。更何况,在整部《水浒传》里,晁盖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草莽英雄。无论是个人性格也好,行事风格也罢,都有浓厚的江湖气息,凡事以“义气”当先,所以才赢得了各路江湖豪杰的尊重。

宋江上梁山之后,很长时间内都屈居在晁盖之下。甚至完全可以说,只要晁盖不死,宋江永远也没有做大哥坐头把交椅的机会。

然而,晁盖虽然讲义气,但江湖人士嘛,你懂的,总有点不拘小节、大咧咧之处。所以难免也忽视了和弟兄间个人的私交。

可以说,晁盖治理下的梁山,一切都是以道义两个字来管理的。这样的好处是比较公允,但架构偏于松散,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心腹之人。

而宋江则最善于拉个人关系。你看后期,无论是什么人上了梁山,宋江第一会做的,就是松绑、叩头、尊对方为大哥。

比如卢俊义这些人,个人本事都胜过宋江。宋江这么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是收买人心,二是断了人家取自己而代之的后路。

因为宋江最善于用一些小恩小惠拉拢别人,渐渐地,这个二哥的威望就超过了晁盖。乃至到了攻打曾头市的前后,真正能为晁盖摇旗呐喊的,也就一个林冲了。平时的管理上,大权几乎全落在宋江手上。

或许是出于某种直觉,晁盖也有了某种危机感。然而,在梁山这样的草莽聚集之所,想要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敬重,无非就是战功这唯一途径。因为大家都是落草为寇嘛,肯定是比谁的拳头更大更硬。

所以,晁盖才亲自带人攻打曾头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晁盖攻打曾头市所带的人,几乎全是梁山的早期元老。宋江之后上梁山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而且,晁盖受伤身死之后,宋江借报仇之名再次出兵,所带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上次出兵的兄弟。

这说明了什么?显然是两派对立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此之前的晁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能没有紧迫感吗?

于是,晁盖便自能借攻打曾头市来重朔威信。然而,想不到这一去就不复返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1

曾头市之战,之所以晁盖非要亲自出兵讨伐,是因为他想要重新树立威信。

话说宋江上了梁山之后,虽然名义上是梁山的“二把手”,但是实际上却掌握了梁山上的大小事务,几乎大事小事都是由他拍板,而晁盖虽说是名义上的“一把手”,却处处受到宋江压制,大事小事的决策权都轮不到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晁盖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晁盖被宋江架空,大权旁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宋江自从上了梁山之后,就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事实上,当时宋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扩充势力,第一种方式是粉丝投靠,第二种方式是打仗收编。由于宋江是梁山的实际决策者,他先后在攻打芒砀山、祝家庄的战斗中收服了樊瑞、李应、杜兴等人,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反观晁盖方面,从宋江上山开始,晁盖的部队就只有原本的九人,而其中公孙胜是世外之人,吴用逐渐倒向宋江,而刘唐也是一个两面派,总而言之,晁盖的势力远远不如宋江。

显然,晁盖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他知道想要继续当这个梁山“一把手”,必须找机会扩充势力,多找些忠于自己的部下。就在这时,曾头市事件爆发,话说盗马贼段景住从国外盗来了一匹宝马,想要献给宋江,结果中间却被曾头市的人劫了。当时段景住的原话是这样的,他说:“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什么意思?江湖上只知道及时雨宋江的大名,而不知道晁盖的名声!

此话一出,晁盖的心已经凉了半截,他好歹也是名义上的梁山之主,竟然名声远不及宋江,心下大怒,当下决定攻打曾头市,为自己重新树立威信。不过,晁盖高看了自己的实力,而过分的轻视敌人,最终被流矢射中,一命呜呼,将大好的梁山拱手送给了宋江。

第2个回答  2020-04-05

因为这个时候的宋江已经威望很高了,如果晁盖自己不出兵讨伐的话,那么就无法借助其挽回自己的威望,因此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第3个回答  2020-04-01
因为晁盖感受到了宋江在梁山泊上的威胁,他想重现掌握军权,不料却身重毒箭身亡。
宋江到了梁山后拉拢人心,掌握兵权,把晁盖的势力架空,晁盖地位不保。
第4个回答  2020-04-01
没办法呀,当时宋江的声望太高,如果他再不有所行动,很有可能就地位不保,所以权衡利弊下选择了亲自出兵讨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