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矿研究的主要进展

如题所述

(1)大力加强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成矿研究,发现和初步评价了一些重要的成矿区(带)。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大地调工作中,显著加强了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地质和矿产调查工作,通过一些重要矿床(Cu、Pb、Zn……)如土屋铜矿、驱龙铜矿等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冈底斯Cu、Au、Mo成矿带的重大远景;东天山、西昆仑、兴蒙等成矿带和西南暗色岩套(二叠纪大陆玄武岩分布区)的重要找矿前景也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2)对中东部地区的已有成矿区(带)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深部探矿,在找矿上有新的发现。

在研究程度较高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铜陵矿集区为主,初步进行了精细的地壳三维结构研究和区域含矿流体蚀变填图试点,加深了对含矿岩浆岩系列深部结构和地质流体时-空分布特点的认识。

在南岭成矿区的千里山—骑田岭矿带,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了骑田岭复式岩体西南边缘的芙蓉锡矿田及毗邻矿田,初估锡储量在30万吨以上,具有超大型矿床的前景。此外,在赣南等地老的钨矿田中,在“五层楼分带”模式的深部,又发现了云英岩型和蚀变岩体型钨矿体(化),说明赣南钨矿区的深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胶东金矿区,经过矿山的深部探矿,又在河西、大尹格庄、焦家、夏甸等多个矿区中发现地下500~800米深度的金矿体,新增数量可观的金储量,显示了胶东深部金富集带的良好前景。

在云南会泽铅锌矿区,经深部勘探,在麒麟厂矿床中发现了地下1300米深的富矿体,这是我国深部探矿成功的又一实例。

以上不完全的事例显示着一个重要信息,即在一些开发已久、研究程度较高的成矿区(带)中,深部仍有成矿潜力,有良好的深部探矿前景,这无论是在解决危机矿山延长矿山寿命,还是在深化对成矿区(带)认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3)成矿区(带)研究采用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路线,并运用新的思路与方法。

已开展的成矿区(带)研究大都采用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相结合的方法,因而在信息的数量和类型等方面都超过以往。在研究学术思想上,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矿床成矿系列、区域成矿系统、大陆动力学和区域成矿学等理论观点,从而提高了地质成矿的理性认识。很多成矿区(带)研究还充分利用了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探测的丰富信息,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他方法进行矿化异常评价,在找寻Au、Cu、Pt等工作中取得好的成效。

国家有关部门在科技立项中积极支持成矿区(带)研究,在“973”计划中已开展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和“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等重点项目研究。这些项目都集中了科研、高校和地矿部门的优秀专家,围绕主攻目标,采用多学科结合,正在顺利开展研究,有的已获得新的成果。

(4)已出版一批有影响的著述。

新编《中国地质学》(李四光原著)扩编版(1999),基本总结概括了90年代前后中国地质研究及部分矿产研究的新成果。在区域成矿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有《中国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裴荣富等,1998)、《安徽沿江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唐永成、常印佛等,1998)、《区域成矿学》(翟裕生等,1999)、《喜马拉雅期内生成矿作用研究》(陈毓川、王登红,2001)、《边缘成矿概论》(孙启祯,2001)、《古陆边缘成矿系统》(翟裕生、邓军、汤中立等,2002)。在矿产资源评价方面有:《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陈毓川等,1999)、《难识别及隐伏大矿、富矿资源潜力的地质评价》(裴荣富等,2001)。在主要矿种的系统研究方面有:《中国铬铁矿床》(鲍佩声等,1999)、《中国铜矿床》(黄崇轲等,2001)、《中国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陈毓川等,2001)和《罗布泊盐湖钾盐资源》(王弭力等,2001)及其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