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贻汾,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常州故居度过了他的童年。之后,他随父母迁居福建祖父汤大奎任职的凤山(现为高雄县),不幸的是,林爽文起义爆发后,凤山沦陷,汤大奎与荀业汤父在战乱中遇害。道光十九年(1839),汤贻汾为了纪念祖父与父亲,向朝廷申请并获准建立忠孝祠,祠堂至今仍由他的后人汤泳清家族保留,汤心久一家居住于此。
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不仅在书画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还是清代毗陵地区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的艺术家之一,与恽南田齐名,被后世称为"汤戴"。他的画作与戴熙并驾齐驱,尤其在绘画理论上,他提出了“论时景”、“论山水”、“论设色”等独到见解,备受社会推崇。他的艺术作品集如《琴隐园诗词集》和《画筌析览》以及他对音律的精通,使他创作了多部传奇作品。
汤贻汾的家庭同样充满了艺术气息,他的妻子董婉贞和子女敉名、禄名、绶名以及女儿紫春、碧春(嘉名),都擅长绘画,是当时的知名画家。然而,悲剧性的历史命运并未阻止他艺术的追求,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金陵后,汤贻汾选择投池自尽,被追封为“贞愍”,他的艺术生涯和高尚情操,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典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