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玻璃内为什么会上霜

如题所述

王卫国,男,45岁,山东海阳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泉城文化榜样。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工作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等。从事中医学、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医疗、教学、科研、科普工作23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专业特长:中医养生、四肢骨折、运动损伤、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手足外科等。主编教材和著作6部。获得发明专利5项。主持临床和教学课题15项。获省部级奖励和表彰6项。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症是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排在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之后. 一般人认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事,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看法,近年来年轻的都市人群及儿童青少年中患骨质疏松症的人越来越多,乱减肥、怕日晒、少运动是主要原因.
人到中年,事业压力、家庭压力,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重压之下往往伴随着人体健康情况的恶化。伴随着长时间工作,运动减少、饮食不健康、睡眠质量下降,骨质疏松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中年人。
展开全文
一、发病原因:
1.特发性(原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等。⑦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痫药、抗肿瘤药、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⑪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⑫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二、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可由多种病因所致. 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重视和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免发生漏诊或误诊. 需详细了解病史,评价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病因、危险因素及药物,特别强调部分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可能缺少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有赖于进一步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性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等),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代谢的消化系统和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多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等。
四、如何预防骨折疏松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戒烟、酒、咖啡
因为烟、酒、咖啡会阻碍体内对钙离子的吸收,导致钙吸收障碍。吸烟会影响骨质高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则会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重吸收和利用;摄入过量的盐和蛋白质也会增加钙的流失。
4、适量补充钙片
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都要注意钙的摄入量,要通过多吃含钙食物来补钙。补钙不是随便吃钙片就可以的,一定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与不同的缺钙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定量服用。
5、避免熬夜
如果长期熬夜或者失眠,那他的骨质代谢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骨沉积和骨吸收也会失衡,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往后极易患骨质疏松。
6、多晒太阳
晒太阳补钙虽然不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补钙方式,但却是最方便快捷的补钙途径。但要注意时间和防晒。
五、如何有效的补钙?
1、每天至少晒20分钟
众所周知,晒太阳能补充充足的钙质,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3占人体维生素D含量的90%以上,维生素D3的生成主要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而晒太阳对维生素D的生成转化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专家说,每天至少要晒20分钟的太阳才有效,而且晒太阳不能坐在屋里隔着玻璃晒,应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或者出门在花园里直接晒。而且,女士们常抹防晒霜,打遮阳伞,都会影响晒太阳的效果。防晒霜SPF值超过10,这太阳你就白晒了。遮阳伞也基本阻断了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影响钙的吸收。
2、喝骨头汤不如喝牛奶
主妇们往往喜欢选用上等猪骨来煲汤,认为营养丰富最能补钙。确实是这样吗?专家表示:猪骨头里面含有一定的钙,但这些钙99%存于骨骼中,无论你是滚汤,还是老火汤,并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
骨头里的钙以磷酸三钙等钙的化合物存在的,大部分不溶或难溶于水,而钙只有成为离子状态进肠道才能被人体吸收。牛奶、酸奶、绿叶蔬菜、豆制品、芝麻酱、虾皮等,这些都是含钙量高的补钙食物。
3、喝咖啡加奶不加糖
很多研究认为,咖啡有利尿作用,会增加尿液中钙质的排泄,以及促进小肠中钙质的分泌,钙流失量。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我每次喝咖啡不加糖,但一定要加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200毫升的全脂牛奶,钙含量约为236毫克,200毫升的脱脂牛奶,钙含量约为244毫克。
六、过度补钙又有哪些弊端
1、补钙过量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表现出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等症状。
2、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头痛、烦躁、精神抑郁、疲软等症状。
3、一部分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疲倦、嗜睡、意识模糊,严重的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4、补钙过量,还可以引起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
5、补钙过量,还能增加结石病的发病风险,例如肾结石、胆结石,还能够增加其他部位的移位、骨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七、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
1.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生骨髓”,“其充在骨”,骨的生长发育,强劲,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萎弱无力。《灵枢·经脉篇》指出:“足少阴气绝则骨…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发无泽者骨先死”。从根本认识到了肾虚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
2.脾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主生殖繁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主生长发育,肾与脾胃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依赖脾精的滋养才源源不断地得以补充,若脾不运化脾精不足,肾精之源或肾精本虚,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终致骨质疏松症。
3.痰淤阻脉是本症的促进因素;痰淤是人体的病理产物,同时阻滞人体正常气机运行,国内学者在对衰老机制的研究中,充分认识到痰淤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而痰淤加速了这一过程。对中老年人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除了具有虚损的症见尚兼有痰浊淤血的表现。因此痰淤既可导致肾虚的产生及进一步衰竭,肾虚又因气化不及气血失调而产生痰淤,从而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进一步产生。
八、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疗法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肾亏,脾虚,血淤3个因素,但临床辨证有主次之分,且有气滞,湿壅、风邪侵袭等外因。因此临床应特别重视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选用有效方药。目前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以下6种证型。
1.肝肾阴虚型: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脉细数为主症,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左归丸加减。
2.肾阳衰微型:以畏寒肢冷,腰膝以下尤甚面色白或黑,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弱为主症,治以温补肾阳,方用右归丸合强骨饮(本团队经验方)加减。
3.肾精不足型:以生殖机能减退,早衰,耳鸣,发脱,牙齿松动,健忘,痴呆,舌淡胖,苔白脉细弱为主症,治以固肾培元,方用河车大造丸合健骨灵方(本团队经验方)加减。
4.气血不足型:以头晕目眩,面色晄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为主症,治以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合补元复骨汤加减。
5.气滞血淤型:以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或有痞块,时散时聚,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为主症。治以活血行气,祛淤通络,方用身痛逐淤汤加减。
6.风邪偏盛型: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关节酸痛,痛无定处为主症,治以祛风解表,方用防风汤加减。
九、治未病调治方法
《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黄帝内经》的观点和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在很多人关心的不是健康,而是疾病.认为只有身体不舒服、病了,才会去医院,找医生;而真正关心健康的人,是让身体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因此我们在这里要提倡大家多关心健康,胜过关心疾病。

(一)情志调治
中医强调 “形与神俱" “形神合一 , 注重养神与养形两个基本方面。骨质疏松症患者大多思想负担沉重,易有烦躁、自卑、忧郁的不良情绪,若未接受及时的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导致骨折难以愈合。患者应该多与人沟通.乐观对待生活,避免情绪过大波动.同时,家属或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确立正确的认知,既要降低者过高的期望值,也要鼓励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
(二)起居调治
骨质疏松患者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免熬夜、久视久卧。不要做剧烈运动,行走和上下楼梯时要注意避免跌倒,以免造成骨折。选用床垫切忌走极端,不要选择太软和太硬的床垫:改变体位时动作不能太猛。
(三)饮食调治
1,虾米海带冬瓜汤
取虾米、海带、冬瓜适量,盐少许,加水煲汤,此药膳有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的作用,对防止和缓解骨骼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枸杞当归排骨汤:取猪排骨,枸杞子,当归适量,加清水适量及葱、姜、精盐、米醋、料酒等。文火炖烂。此药膳可补血活血、强腰健骨,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辅助食疗。
3,杜仲木瓜羊肉汤
用木瓜1个,削皮去籽后榨汁,取杜仲、羊肉适量,加水以及姜、葱、料酒,盐等佐料,共放入炖锅中,煮沸后改文火慢炖至肉烂。 此药膳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痉挛疼痛的辅助食疗。
(四)运动调节
骨质疏松患者要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运动项目,不要从事超出自己体力承受范围的运动,患有骨质疏松症者大多数为老人,体力已下降,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体力,不要从事过于剧烈以及以力量为主的运动。在运动时,要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和节奏,可以安排一些比较平静、运动量小的活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要慢慢、逐渐加大自己的运动量,这样可以大幅减少骨折或诱发身体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几率。
十、结语
必须指出,骨质疏松症治疗不是任何一种药物或方法就能达到明显疗效的,它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用药,并结合体育运动和防止外伤。另外更重要的是积极的预防其发生才能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责任编辑:相修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