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由检简介

如题所述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明熹宗因病逝世,朱由检继承皇位,改元崇祯。

朱由检继位后,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励精图治,渴求人才,厉行节俭,想要挽救明朝的颓势,但他任人多疑,频繁更换内阁大臣,又以重典驭下,导致群臣离心离德。

朱由检在位期间,内有农民起义军叛乱,外有后金军时常进犯,加之中原地区连年灾荒,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朱由检亦无力回天。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陷北京,朱由检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而亡,终年34岁,李自成将朱由检及皇后周氏葬于田贵妃的墓中。清朝建立后,将其庙号定为明怀宗,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改葬于明思陵。

性格评价

学者一般认为,崇祯的性格特点较为复杂,表现出两面性。如学者王昊认为,一方面,崇祯“勤心政治,生活简朴,不玩物、不丧志,更不沉溺于酒色”;另一方面,“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急躁、多疑、自信及死爱面子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郁奎也认为,一方面“崇祯崇尚节俭、勤于政事,私生活上也比其先辈们节制的多”;另一方面“崇祯虚荣、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德信通过探察崇祯的生活环境、地位变化及其面临的危难形势指出:“崇祯帝朱由检生长在一个畸形的家庭和社会中,因而其性格也是畸形的。”

并且还注意到其性格的动态变化过程:“形势越危重,其性格缺陷暴露的就越充分;而暴露的越充分,对事变的处置便更无章法。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导致他自缢煤山的悲惨结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朱由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