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过程

如题所述

激活过程:

1、识别阶段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由于C1q的构型发生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2+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1s。

2、活化阶段 C1s 将C4分解成小碎片的C4a 和大碎片的C4b,C4b可与细胞膜结合;C1s 激活C4后,再激活C2(分解成C2a和 C2b);C2b与C4b结合,形成有酶活性的C4b2b(C3转化酶)。

C3被C4b2b裂解在C3a和C3b两个片段,C3b与C4b2b相结合产生的C4b2b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3、攻膜阶段 C5在 C4b2a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C5b,C5b与细胞膜和 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进而与 C8、C9分子联结成 C5b6789复合体,即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扩展资料:

补体激活途径:经典途径

补体在溶菌或溶血反应时被激活的过程中,11种成分可分为3个功能单位,即识别单位:包括C1q、C1r、C1s;活化单位:包括C2、C3、C4;膜攻击单位:包括C5、C6、C7、C8和C9。

同一功能单位的补体成分彼此间有化学亲和性,激活后可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使细胞溶解这一生物学功能。因此,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可分为识别、活化和膜攻击3个阶段。这3个阶段一般在靶细胞膜的3个不同部位进行。

补体在激活过程中C2、C3、C4、C5均分别裂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片段,分别标以a、b等符号,如 C3a、C3b、C3c等。其中C2b、C3b、C4b、C5b直接或间接结合在靶细胞上,以固相的形式参与溶细胞过程,C3a、C5a游离在液相。

补体在激活过程中, C5、C6、C7经活化后还可聚合成 C567.并与C3a、C5a一起发挥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典激活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经典途径是IC激活C1q,进而使C1r构象改变而活化。活化的C1r使C1s裂解,形成活化的C1复合物。该复合物使C4裂解成C4a和C4b,C4b使得C2裂解为C2a和C2b,并与C2a结合为C4b2a,就是CP的C3转化酶。C4b2a使C3裂解为C3a和C3b,并结合为C4b2a3b,形成CP的C5转化酶。该酶裂解C5,生成C5a和C5b,C5b和C6、C7生成C5b67,再和C8结合生成C5b678并嵌入靶细胞的细胞膜,继而C9插入生成环形孔道就是所谓的攻膜复合物MAC,使靶细胞破裂死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7
补体激活途径有三: 1. 经典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启动的,由C1—C9参与的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其结果是靶细胞因细胞膜受攻击复合物作用而被裂解。 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