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天津卫”“上海滩”的由来

如题所述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天津设卫建城600 年,决不是说天津只有600年的发展史。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运粮建寨,设官建制,发展鱼盐业生产等活动。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但是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文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在军事部门设立的同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天津建成以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明清两朝多次重建,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土城墙也换成了砖墙。清朝雍正3年(1725),天津改卫为州,雍正9年(1731)又升州为府,并另设天津县,天津城也成为了地方行政中心。
为了加强防卫,同时兼顾防洪抗洪,天津城在雍正年间重修时将原来3丈5尺的城高降低为2丈4尺,将城基宽由原来的2丈5尺扩建为3丈2尺,使天津城城墙成为一个梯形。重建后的天津城不仅扩大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还在城墙上设置了守望塔和炮塔等防御设施。至今天津还流传一首民谣说:“天津市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些建筑也是在天津城重修中建设的。
建卫筑城后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特别是粮、盐两个经济支柱更为显著。永乐帝建都北京后,南方的物资都需经天津转运,天津的航运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众多河流均在天津交汇。海河全长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东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海河作为天然河流,就成为中国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朝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1400多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今,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总部就设在天津。
金、元以后,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明朝政府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当时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500万石,繁荣景象另人叹为观止。
漕粮的转输带动了天津的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海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河交汇的三岔河口逐渐形成了许多商业区,货栈、钱庄、会馆等行业应运而生,集市贸易也随即兴旺,十集一市的轮转也使当时的天津人有天天赶大集的感慨,商业的繁荣昌盛使天津也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时的天津已远远超出单纯军事要地-“卫”的地位。
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天津时发出了“城镇百货交集”的感叹。清朝顺治12年(1655),荷兰使节哥页在天津被“人烟稠密,交易频荣”的景象所震惊,他命随从人员将海河两岸的景象绘图带走,并把天津和广州、镇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港口。
明清时期的天津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而开放的城市。
“上海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这要从上海开埠,1845年上海道宫慕久和英国领事巴富尔划定第一片外人居留的租界说起。他们在商定《土地章程》,明确四至的时候,把东边界划定在洋径沃(今延安东路),中文译作“黄浦滩”。

黄浦滩本来是黄浦西岸的涨滩,划入租界之前是一条拖拽漕船的纤道,说它是堤岸、码头、沿江大道都差不离。黄浦滩在十里洋场上出名以后,按照上海人历来喜欢把县城以外、临近浦滨的地名冠以“外”字的习惯,如称外陆家洪路,外郎家桥、外仓桥等,一条黄浦滩也逐渐地约定俗成地演化成了“外滩”。

然而,人们看到大量进出口商货在外滩装卸,外国洋行在外滩集中,江海北关在外滩征税,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银行在外滩取代洋行成为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指挥中心,车水马龙,行人接睡,“一城烟火半东南”的宝带门外十六铺码头,早已降为它的附庸。于是人们认为,近代上海的高度畸形繁荣是从这片滩地发展起来的,久而久之,“黄浦滩”或“外滩”这两个称谓的外延就被引伸、扩大,人们开始以偏概全,用“上海滩”来称呼上海全市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4
天津 最早1602年 建卫! 称为天津卫 天津=天子码头
上海 在海边建设的城市 海滩的意思 黄浦江 也有江滩 如外滩

所以叫上海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