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在法币出现前,货币叫什么名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1-20
银元。
第2个回答  2011-11-20
银元吧
第3个回答  2021-02-03
国币,全称是中华民国国币。
这个词来自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其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壹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壹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壹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
这个条例其实有很多弊端,实际上是北洋军阀为了照顾各路派系利益的产物。比如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只是以中国,交通两行代行中央银行的部分职权。允许各个省,市,县以及商业股份的银行发行银元兑换券。虽然规定了发行前需要经过财政部审核批准,需要缴纳保证金并按照保证金的数量发行相应价值的纸币,但实际上管理极其混乱,成立银行然后发行超发纸币套取百姓手中的银元已经成为了各方诸侯牟利的一种普遍现象,100圆面值的银元兑换券只能换到10圆现银甚至更少的比比皆是。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3-05
  法币出现之前,民国以银元作为通用货币,而后进行货币改革,将货币改为法币。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法币急剧贬值,从而彻底崩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9
民国元年(1912年),各地大清银行均改为中国银行,根据财政部1913年4月新订的《中国银行则例》,规定享有代理国库、经理和募集公债、特准发行钞票(图一)、铸造银币等权力,虽无中央银行的名义,而已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
原由清邮传部奏准设立的交通银行在辛亥革命以后,仍继续发行钞票(图二),并得“受政府之委托经理国库”、“受政府之特许,发行兑换券”等资格,因而也成为具有国家银行性质的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是以官僚资本为主的银行,是北洋军政府的两大金融支柱。
1914年~1921年间,民族资本的银行也获得显著发展,全国新设银行94家,其中著名的5家银行是: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盐业银行、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及原先已设立的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而盐业、金城、大陆、中南四家银行则称为“北四行”。
北洋政府时期发展起来的民营银行,绝大多数资本薄弱,这一时期(1912~1927年)新成立的186家银行,百分之七八十的资本额都很小,一般不超过一百万元,有的只有二三十万元,往往是成立不久就倒闭,这正是银行业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政府旧军阀。1933年3月10日,上海首先实行废两改元。4月5日,国民党财政部又发布在全国实行废两改元的布告,决定从1933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的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新银本位币也于同年开始铸造,银元正面为孙中山肖像,背面为海洋帆船图案,俗称“船洋”(图三)。这种银元是上海中央造币厂铸行的正式国币,重七钱二分,银成色88%,流通极广,存世量大。
1935年11月3日,国民党宣布实行“法币改革”,主要内容是:(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二)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充作外汇准备金。
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完全是一种不兑现的纸币,法币制度的实施,一下子从人民手中掠夺走了3亿多枚银元。而更重要的是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政权完全垄断了纸币的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政策铺平道路,它标志着旧中国通货膨胀的开始。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又实行“金圆券”的币制改革,“金圆券”与“法币”在本质上并无区别,而是法币通货膨胀更大规模的继续。
国民党政府在广州还曾发行过“银元券”,但从银元券发行一开始,就受到人民的抵制,人民解放军也及时宣布了不收兑华南、西南伪币的声明,有力地推动了各地人民拒绝使用银元券的行动。
图看连接

清末:

铜钱 流通历史最长。明、清的“制钱”。民国8年(1919),铜钱流通消失。

银两 有元宝、中锭、小锭、碎银4种。银元流通后,仅碎银通行。因使用不便,宣统二年(1910)银两流通停止。

银元 即银圆,又称洋钱、大洋。辅币是银角。清朝末年,开始通行。先后有鹰洋、龙洋、孙洋(小人头)、袁洋(大人头)和船洋。清宣统和民国期间,银元为国币。1935年后,改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

铜元 即铜圆,又称铜板。1枚当10文铜钱。改用法币后,曾有铜元分币(1分=3枚铜元)流通。因法币贬值,铜元被销熔。抗日战争前期,铜元已从市场消失。

兑换券 在明洪武和清顺治年间,用纸币“盐钞”缴纳盐税。1921年,流通中国、交通、四明3银行发行的钞票,票面有“兑换券”字样。

法币 1935年10月起,先后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4.6元可买稻谷50千克。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1948年8月,4.6元只能买稻谷半粒。支付工资,市场交易,以米代币。为挽救经济崩溃,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取代法币。

关金券 全称“海关单位兑换券”。因面额大,助长通货膨胀。1945年4月,与法币比价提高为1:25。1948年8月,与法币同时停用。

金元券 1948年8月,金元券取代法币,又以高压手段实行限价,市场物价有过短期稳定。到11月上旬,物价平均每天上涨一倍,以米和黄金取代纸币。1949年4月的谷价比1948年8月上涨2.94万倍。1949年5月,县人民民主政府通令禁止金元券流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