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太白楼写的哪首诗 ?

如题所述

  一、李白在太白楼写的——《寄东鲁二稚子?。
  二、附原文如下:
  寄东鲁二稚子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 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 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 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 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 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 因之汶阳川。

  译文:
  吴地的桑叶已经绿了,吴地的蚕儿已经蜕了三次皮。
  我家远在东鲁,时值春耕,有谁在帮我耕种那龟山北面的田地呢?
  看来春天的农活是赶不回去帮忙了,我现在正过着往来江上、漂泊不定的生活。
  南风吹起我的思归之心,飞落在酒楼前面。
  楼东边的那株桃树,枝叶十分繁盛了吧。
  这棵树是我亲手种下的,那时亲手栽培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桃树现在应该和楼一样高了,可是我还不能踏上归途。
  我那娇美的女儿啊,小字叫平阳,手攀着花枝依靠在桃树边。
  拿着花却看不到我,眼泪像流淌的泉水喷涌而出。
  小儿子名叫伯禽,也和姐姐并肩站着。
  两人一起在桃树下走动,又有谁抚摸着他们的背疼爱他们呢?
  思念着他们令我心烦意乱,肝肠好像整日在油锅里煎熬一般。
  撕开白绢写完我在远方对你们的思念之情,我便来到汶水边。

  三、创作背景: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四、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另有说法是其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或者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
  李白父亲名叫李客,李白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0
《寄东鲁二稚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