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江村》到底是“但有故人供禄米”还是“多病所须惟药物”?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或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两说皆可。“但有故人供禄米”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原文如下: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如下: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诗词注释如下:

江村:江畔村庄。

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

长夏:长长的夏日。幽:宁静,安闲。

扩展资料: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

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长期的动荡生活使
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
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那梁间的春燕,那
水中的白鸥,那痴情的老妻,那天真无邪的稚子,都让诗人感到无
限的欢乐和惬意。
这种欢乐与惬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隐藏着多少悲苦之情,
诗人能享受这种村居之乐,是靠亲朋老友接济的禄米。贫寒困窘
的诗人要靠他人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这不能不让人伤感。

杜甫的咏怀诗多在结句忽转凄婉,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
在结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欢之情,读之顿生怅惆之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30
《全唐诗》取“多病所须唯药物,”
《杜诗详注》从《文苑英华》作“但有故人供禄米”,并有解释:“分禄米,亦指裴冕。此暗用公孙弘给俸禄于故人事。张华赋:行药物以为娱。局字、物字叠用入声,当从《英华》为是。且禄米分给,包得妻子在内。”
此处不用拘泥,看自己喜欢啦。
第3个回答  2007-08-30
版本不同,两种版本都有。
第4个回答  2007-08-30
是:多病所须惟药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