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些问题,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我家孩子已经3岁半了,在幼儿园已经就读快1年了,各方面都还可以(自已吃饭、自己睡觉、脱衣服等),还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班上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有一点就是上课的定性太差,前段时间总爱和旁边的小朋友开小差,调过位置后,旁边是比较爱学习的小朋友,他就不开小差了,老师总结说我家孩子是跟好学好,跟坏学坏的那种,请问一下,谁家的宝宝是这样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呀???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winner前一阵子她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她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她不理解。我就依着她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她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她"难受、不舒服”。我告诉她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有时她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她们都听不进去。你对她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暗示教育法
暗示教育法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暗号等对孩子施加影响,改变孩子心境、情绪、意志、兴趣的家庭教育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的家庭教育中,暗示要比说服教育更为有效。家长在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
二、孩子互换法
在假期或双休日里,我们不妨让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父母,到自己的朋友、亲戚的家庭里生活一段时间,当然选择让孩子去居住的家庭应该具有良好的家风。在新的环境里,孩子会受到环境约束,改变自己的角色,可以得到新的熏陶和影响,改变诸如好吃懒做、为所欲为等不良习惯。一般来说,孩子在新的环境里都会比在自己家中变得勤快,能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有农村亲友的家长,利用假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农村,让孩子去吃一点“苦”,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寻找父母成功之路长的足迹,体验生活。这对城市独生子女无疑是一次生活的磨练和意志的考验。当然,也可邀请农村的孩子来家做客,让孩子学会如何当好小主人。在招待客人的同时,学习农村孩子纯朴、勤劳的优良品质。
三、家庭角色互换法
家庭角色互换法是指选择双休日的一天,孩子和父母来个角色互换,让孩子当一天家长,使孩子从中体验当父母的辛劳,从而学会体贴父母的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承担责任,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责任就会有风险,只有敢于面对风险的人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许多“好心”的父母担心孩子独立承担责任会伤害他们,殊不知不让孩子承担责任更是对孩子的伤害,以致孩子将来无所作为。
承担责任并不是强人所难,只要他们力所能及,应让他们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双向反思法
双向反思法是指面对犯了错误乃至严重错误的孩子,家长既不暴跳如雷、拳脚相加,也不视而不见、迁就掩饰,而是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承担责任的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之所以犯错误,要么是父母的关心不够,要么就是直接受到了家长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孩子反思的同时,为人父母者不妨也进行一番“自我反思”,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中,自己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然后和孩子推心置腹地交流意见,勇敢地进行自我批评,再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才是新时代的家长风范。
五、提高标准法
提高标准法是对超常学生使用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
1、与孩子深谈,鼓励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
2、为孩子提供一些历代名人的传记,以便了解伟人、名人是如何通过艰辛的求索达到成功的。
3、告诫孩子不可骄傲,一切从小事做起,不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超常学生是指智能发展明显超出同龄人发展水平的学生。其特征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而强烈的认知兴趣;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有较强的记忆力;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具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心理换位法
心理换位就是克服“自我中心”。不要以为别人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家长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的同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认识和处理问题。把握心理换位的策略,关键是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接触,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谈家常,谈他们关心的问题。
心理换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角色扮演法
角色固定是心理换位的最大障碍,角色扮演法就是您在心理上扮演孩子的角色,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认识问题,体验原来体验不到的孩子的某种切身感受。
2、双向对话法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相似,只是您在心理上扮演孩子和家长两个角色,进行双向对话。一旦您进入双向对话的思路,就会发现问题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新认识,处理起来也就比较顺手。
3、迁移感受法
您可以把自身生活经历中的某些感受,如:开会迟到时的难堪,工作没有做好时的心情迁移到家庭教育的类似情境中。
4、回忆往事法
家庭教育的许多麻烦都源于成人的“以己度人”,忘了孩子到底还是孩子。只有经常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才能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家庭教育。
七、严而有慈法
父亲在孩子的眼中应该是权威人物,对孩子的成长关系甚大。在小孩子已经能够辨别大人脸色的情况下,父亲对子女就要实施严格的家庭教育,应该做的事就引导子女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则应该及时制止。这样,父亲的权威就会逐渐地树立起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增强,父亲的施教便容易为子女所接受。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当家长有了权威,才会少走弯路。
为人父者,其威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还必须做到严而有慈。对孩子的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关爱和耐心。只有当孩子明白了道理,认识了错误,孩子才能从心理佩服父亲,责而无怨,心悦诚服,父亲的“威”才能真正地树立起来。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父亲的权威,就不能教育好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无威便是过。
八、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就是让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一定义务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是借鉴外国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经验提出来的。
绝大多数美国父母都认为:不要怕孩子受苦,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谋生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如果溺爱孩子,将会是自己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
九、幽默教育法
幽默教育法是指借助幽默,用讽喻、轻松的口吻指出孩子行为不通情理的地方,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时会故意打破常规做出异常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勇敢,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此刻,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的“硬碰硬”的方式,孩子很可能由此会变得更加强横。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最好采用幽默教育法。
十、转变目标法
转变目标法是指对一般能力较差但在某些方面有很好潜力的孩子通过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发展孩子特长的家庭教育方法。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可以使孩子有所成功,可以发展孩子的特长。在常规学校里,仅仅比各门课的成绩,不会大家都是优等生,但是人各有所长,读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却可能在其他方面如音乐、美术、体育方面有较好地发展。
由于普通学校的老师把精力放在常态儿童群体上,要求他们对特殊儿童给予特殊教育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这些学生来说,在家庭教育工作中采用转变目标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作为学生如何自培养学习兴趣。
  1、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7、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麽?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甚麽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8、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 一 般 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像某个电影非常好 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像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作出的曲子会产生什麽样的声音,从而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
  假如你能坚持用这8种小方法激发自己对某门学科的兴趣,相信你在不久的将来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感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在兴趣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1)热爱学生,唤起兴趣 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若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等认真负责,工作兢兢业业,治学勤奋严谨,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且还能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就能够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密切师生的感情,唤起对学习某门学科的兴趣。反之,如果一个学科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工作马虎应付,对学生老是责备基础差、脑瓜子笨、朽木不可雕,那么,师生间的感情就不可能融洽,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什么兴趣,甚至还会失去信心,更严重的还会厌恶你这门学科,一到上这门课时就感到头痛,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2)明确意义,产生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好某门学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基础。如数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是学好自然、理化等各门课程的基础工具。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都需要数学。数学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比如:当工人要会看图纸、会计算下料;当农民喷洒农药要计算浓度配比;当兵航海要计算方位、上天要计算高度;当售货员要用到简便算法;当教师要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当领导要科学决策,也离不开数学,就是上街买菜、家中蒸馒头、银行存款计利息等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具有应用的广泛性,现代社会,没有数学将使人寸步难行。
  (3)教法多样,启发兴趣 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基础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的目的。比如,通常可采用读读议议或讨论法讲概念课;对于法则、定理、公式等的教学,则可用引导发现法或探索法。经常用引导发现法和探索法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养成学生乐于探求、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习题课和复习课则可以采用讲讲练练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难,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设疑,如知识的引入,教材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路等都可以设疑,问题在于是否做到“精心”两字。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恰当,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要提得过难或过易。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会“于无疑处生疑”。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直观教学,调动兴趣 直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如能加强直观性教学,则能起到化难为易、形象具体、记忆深刻的作用。直观教学除了使用教具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如录音、幻灯、电影、电视等,这样可以更灵活、更广泛地进行直观教学。利用电教设备教学,图片设计要简捷、明快、优秀、清晰,令人赏心悦目。当一个优美的造型或一幅美丽的问题插图展现在屏幕上时,当一个图形在屏幕上平移、旋转、对折、变换,清楚地显示出它的内在性质时,同学们会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这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有关知识,牢固记忆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6)语言艺术,引起兴趣 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召唤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几句简单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凡是优秀的教师都善于用风趣、幽默、精彩的语言来描述所教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许多知识可以编成押韵的口诀或顺口溜,既生动有趣又便于记忆,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7)课外活动,培养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可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与成就,让学生交流研讨学习的方法和玩味学科趣题,为学生开设课外选修课,帮助学生创办刊物,撰写小论文,举行竞赛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兴趣小组最好从起始阶段就开始抓这项工作,而且参加学生也不一定都是尖子,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一时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组织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一边培养学习兴趣,一边弥补缺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还可用学科历史资料、名人轶事来诱发兴趣;还可将所教内容及时让学生运用,使其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等等。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就要加强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动机理论”。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学科最终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有的同学在学习数学时,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就简单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计算,那么高中阶段的代数、几何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老是能够及时地告诉学生,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学不好数学,将来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等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同学们可能就会重新看待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了,进而也能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要真正的进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同学学习很浮躁,对学科知识知之皮毛,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很没意思。其实任何学科都有他自己的逻辑结构,如果你真正的去思考了,就会感到它的乐趣。比如有的同学学习化学,如果没有深入进去,每天只是机械地背一些反应公式,就肯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相反,如果去认真思考了,掌握了每个反应公式的内在规律,并且能和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其结果自然会对这门学科形成兴趣。
  再次,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习既要知难而进,又要做到从易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同学喜欢向困难挑战,在战胜困难时感到其乐无穷。这样也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不喜欢困难重重的感觉,这样的话,在学习中可以选择从易到难的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这样在每前进一步中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受成就动机的影响,同样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
最后,任何学科有它的乐趣和意义,可是真正的学起来都有枯燥的一面。学习要有耐心,也要有吃苦精神。如果能做到这些,你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

孩子的学习兴趣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的驱动,如他人的期待鼓励和动机欲望的驱使等等;二是内部的吸引,即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倾向。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只有内外兼修、主动与被动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6
小孩太好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