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字的小故事!!(20字左右)快

如题所述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170多种符号,部分符号的特征与甲骨文很类似。

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半坡陶符以及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龟甲上的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这些几何符号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汉字的前身,这些仍是争议颇多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王恩田与俞伟超等人认为,在龙山文化中发现的丁公陶文,是东夷系统的文字。冯时认为,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系统,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以及西周所称的东夷,即为彝族。

扩展资料:

影响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文化圈—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1611位粉丝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170多种符号,部分符号的特征与甲骨文很类似。
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半坡陶符以及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龟甲上的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这些几何符号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汉字的前身,这些仍是争议颇多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王恩田与俞伟超等人认为,在龙山文化中发现的丁公陶文,是东夷系统的文字。冯时认为,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系统,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以及西周所称的东夷,即为彝族。
扩展资料:
影响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文化圈—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1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170多种符号,部分符号的特征与甲骨文很类似。

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半坡陶符以及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龟甲上的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这些几何符号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汉字的前身,这些仍是争议颇多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王恩田与俞伟超等人认为,在龙山文化中发现的丁公陶文,是东夷系统的文字。冯时认为,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系统,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以及西周所称的东夷,即为彝族。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发现了170多种符号,部分符号的特征与甲骨文很类似。

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半坡陶符以及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龟甲上的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这些几何符号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汉字的前身,这些仍是争议颇多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王恩田与俞伟超等人认为,在龙山文化中发现的丁公陶文,是东夷系统的文字。冯时认为,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系统,殷商甲骨文中的人方,以及西周所称的东夷,即为彝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叫小王戒烟,叫小王写检讨不然就跟小王分手。写好后交给小李,小李看了一半后,就生气的跟小王分手了。小王是这样写的: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买烟了,我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07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