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状态下为啥能悬浮?

我自己没有看过这种现象,在报纸上看过,说是小药瓶,旋的过紧,导致真空,里面的药片都悬起来了,真空就能脱离地球引力吗?

那个报纸编辑是个白痴!!!
1.小药瓶,旋的过紧,导致真空(不可能)
——————————————————————-
本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存在的空间,但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而假设你把一个空间的气体都赶跑,会发现还是不时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现又消失,无中生有。物理上的真空实际上是一片不停波动的能量之海。当能量达到波峰,能量转化为一对对正反基本粒子,当能量达到波谷,一对对正反基本粒子又相互湮灭,转化为能量。

工业上的真空指的是气压比一标准大气压小的气体空间,是指稀薄的气体状态,又可分为高真空、中真空和低真空,地球以及星球中间的广大太空就是真空。一般是用特制的抽气机得到真空的。它的气体稀薄程度用真空计测定,现在已能用分子抽气机和扩散抽气机得到1/1011大气压的高真空。真空在科学技术,电真空仪器,电子管和其他电子仪器方面,都有很大用途。

————————————————————————
2.药片都悬起来了(更不可能)
“悬”:就是平衡状态。
先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药片如果“悬”了就只受重力。
怎么会“静止”呢???
————————————————————————
3.真空就能脱离地球(我无言)
引力:
在学学“万有引力”

不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而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称为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 N·m2 /kg2。为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
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和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回到这个问题:
就算真空了,地球还是有质量,还怕吸不住地面上的小药片???
为什么这个傻编辑会这么说呢????
他以为杨利伟在太空舱里能让笔飘起起来,是因为太空里是真空。

比如:太空舱里不是真空(没空气宇航员怎么活)
但东西还是会飘。

又比如:月球上是真空,
阿姆斯特朗还是要在上面走,
如果真空就会漂浮,
那月球上的灰尘都飘起来了,
哪儿还会有月球上的脚印??????

参考资料:www.bk.baidu.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5
首先明确的告诉你真空和悬浮没有关系。你说的小药瓶,旋的过紧,药片悬浮,无稽之谈。太空中的悬浮是因为在太空中各个星球对你的吸引力抵消从而悬浮,只要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另外如果物体在地球上空具有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也能悬浮。自由落体的飞机里的人就能悬浮。这事前些天霍金刚体验过。
第2个回答  2007-08-27
第一,药瓶旋得再紧也不会成真空,又不是抽水机,它哪来的真空.

第二,真空了的话,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药瓶早就挤扁挤烂了.

第三,就算药瓶是高材质的合金钢造的,里面真空了,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旋浮.

但是有一种时候里面的东西确实是旋浮的,那就是,当你从高空松开手,让药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忽略空气阻力),里面的东西是处在旋浮状态,即它们的此时的加速度都是9.8米/平方秒,两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相对静止.
第3个回答  2007-08-27
不可能,照你这样说,人类去体验悬浮不就省事。既不用飞机自由落体,耗很多油也只能体验几秒。也不用在水中建造试验室了。只要找一个大罐,一台抽风机就可以了。到那时还不满大街5元体验一次呀。好嘛,50也行呀!
第4个回答  2007-08-27
真空和悬浮是两码事,
太空即是真空也悬浮的原因是距离地球越远,引力越小。太空没有大气层,所以是真空(空气受到地球引力聚集在地表到上空30000英尺以内)。前面两个原因导致太空既是真空又能悬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