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回民中学的回中介绍

如题所述

一、 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338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该校有教职工302名,教师来自本区院校及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现有85个教学班,学生5700名。回族学生占53%多,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出高中毕业生16000余人。曾于1987年培养出固原地区文科状元,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输送人才数百人,大专以上人才数千人。曾获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教研先进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以及各级各类奖项上百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办学优势
1、环境优美:学校位于固原市新区,东依景色秀美的古雁岭,西傍蜿蜒迤逦的秦长城,南望巍峨高耸的六盘山,北临悠悠远古的清水河,居城而无城池之喧闹,在山则呈山岳之灵气。与宁夏师范学院为邻,借蕙兰之芬芳,添鸿儒之豪气。外景优美,内景别致。2、规模庞大:该校是按照自治区一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标准建设,总投资1.2亿元。学校有15幢楼的庞大建筑群,整体布局为“二二一”式,即两个教学区,两个运动区和一个生活区。教学区包括行政办公楼一幢,教学楼五幢,实验楼两幢,图书馆一幢。有物理实验室8个、化学实验室8个、生物实验室6个、 计算机教室6个、有美术教室2个、音乐教室2个、地理教室1个、天文台1个,并配有校园宽带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均按自治区一级一类标准配置。运动区包括400米全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生活区包括餐厅两幢、学生公寓五幢和沐浴楼一幢。校园可容120个教学班,60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是目前宁南山区投资金额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标准化学校。 3、师资结构优:
固原回中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招揽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区、市级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有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和东北师大五大重点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在区市党委政府关怀下,该校从中国人大、陕西师大、西安外国语学院、华中师大、兰州大学等重点大学一次性招聘了26名优秀大学生;在市委、政府的政策倾斜支持下,该校从各县区招调了一些区市级骨干教师,教师队伍中,一次性本科占70%以上,硕士毕业生5名,现有特级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区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拔尖人才6名,历史等学科教师参与编写统编教材,各学科教师都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因此,该校是目前宁南山区中学中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从教人数最多、教师学历结构最优、师资力量雄厚的团队。
4、优惠政策多:
为“做大、做强、做优”固原市回民中学,从自治区到市委、政府给该校的师生都给予了特殊的优惠政策,青年教师都住进单身公寓楼,市政府给几名外地来该校工作的教师分配了廉租房;在自治区特惠政策的倾斜下,该校所有初中学生享受“三免一补”政策,2009级开始高一学生享受六盘山高级中学待遇的60%。市委政府在该校高中设立了宏志班,市总工会在该校高中设立了工会爱心班,另外,宁夏福彩中心在该校设立福彩班,高中部有589名回族学生还享受自治区民委的生活补贴。
5、校际交往广:该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结成姊妹校,今年暑假,该校5名教师参加了该校的校本培训;该校是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实验基地,陕西师范大学为该校培训教师,提供智力支持,该校与宁夏师范学院共享外教资源。并与美国康涅底各州大学、麻萨诸塞州大学建立友好关系,二所美国的大学为该校提供英语教学、智力支持。
三、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厚德载爱。
学校办学目标:使学校跻身自治区二级示范性高中,2020年前把学校建成自治区一级示范性高中,使学校成 为宁南山区民族教育的示范窗口,成为具有民族人文特色的名校!
学校校风:文雅风,书卷气。
学校校训:不动摇,不敷衍,不懈怠,不放弃
校园文化的主题:书香校园、文雅校园、花园校园。
四、学校管理
学校正是靠这种办学理念武装全体师生头脑,指导全体师生行为,为此,我们在管理上努力打造出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管理层各尽其职。为落实管理目标和教学常规,该校提出的“七个一”的管理目标,即“校级领导管好一个条块,中层领导管好一个部门,年级组长带好一个年级,教研组长带活一个学科,班主任管好一个班级,教师上好一门课程,教辅人员做实一个岗位”。
班主任爱生爱业。学校选拔并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事业心强,责任心高的班主任队伍。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注重在一日活动中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根据《中学生守则》及学校相关制度,坚持对学生一日活动中的行为与生活学习进行规范一致地教育,如:坐姿、举手答问、进餐、睡姿、衣物、学具的摆放、收拾整理等应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方大胆的与人交往,养成文明礼貌、活泼开朗的个性,建立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班级。
教师宽厚敬业。师德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在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自由宽松课堂氛围;在课外,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学困生抓起,让每个学生在愉快中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教育,营造“祥和、快乐、温馨”的学习工作氛围,使整个校园彰显“文雅风,书卷气”的灵光。
学习导学制——以学生为根本,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学生学习方案;实行“以优导差,以进导退”,并实行“周测、月赛(考)、期考”的质量监测。
生活教导制——为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设立生活指导科,配有专职生活教师,帮助学生的生活起居,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活动多样化——学校在周末开设足球、篮球、田径、舞蹈、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活动,并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主发展。
五、做法与思考
1、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走进固原回中,学校的建筑、布局、色彩本身就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但由于该校工程建设刚刚完工,在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上还滞后。在常规建设上,该校坚持每天升国旗,每当国歌响起时,整个校园一片肃穆,此时,打扫卫生的学生,上班来的教师立即驻足面向国旗肃立;坚持早、中、晚三次的“校园之声”广播,用优美、健康向上的乐曲陶冶学生情操;用适时播放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用《校园新闻》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爱学校的情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并加强对文化长廊、宣传栏、以及教室、实验室、楼道墙壁、校园各处悬挂张贴的名伟人画像、名言警句、标语牌、条幅,学校的报刊栏每周换一次,各教学班的板报、读书角两周一换,校园橱窗的展示内容一月一更新。
2、培育回中至上的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是这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借校园文化建设之机,我们把该校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办学目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解读,使全校师生熟知该校校园精神,并作为共同的座右铭内化为自觉行动。从新生入校开始,让全体学生树立“到具有浓郁文雅风书卷气的中学享受教育,是人生幸福的选择”的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进而培养其爱校如家的品质。初中毕业后愿意继续留在回中,为回中的发展增光添彩。秋季招生中,该校宏志生超过半数是该校初中毕业生。学校的校刊《清水河》进一步优化内容、提高质量,又着手校报的创刊,同时有改进校园网页建设,是它们成为全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精品。
3、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
在坚持校园卫生责任区实行包片管理,确保校园卫生的基础上,对校园的草坪等绿化带也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浇灌、修剪、养护。为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及环保意识,各班自行承包花园,自主设计,自主管理,从而出现了今天“树木葱茏、鲜花竞放”的宜人之景。3月9日至4月12日该校开展了以“新回中、新面貌、新精神、新气象”为主题的“文明礼貌月 ”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集中整治“脏乱差”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校园文明之风逐步形成,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
为进一步扮靓校园,初三学生提出他们每个班为学校留一颗纪念树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引起高三学生的共鸣。
4、丰富第二课堂,焕发校园生机。
校团委、学生会加大了对开展各种活动的组织力度,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活动,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出操比赛和篮球友谊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每年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开启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校园新风尚;每年在清明节举办了以“缅怀烈士,创造未来”为主题扫墓活动,弘扬了长征精神;每周一下午各班级组织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跃班级风气;组织全校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培养师生的博爱精神。
5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以市教育局开展的“师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对照《固原市市教育局师德规范》发动教师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教职工的廉政教育,用法律法规促使广大教师廉洁从教。开学收费工作,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并于9月1日在校宣传栏处张贴向社会公示,为方便学生,学校分班设立收费窗口,学生、家长对此非常满意。由于在开学前财务室组织班主任学习收费制度,培训收费票据填写,所以各班票据填写均规范。因此收费票据齐全,无乱收费,超收费,搭车收费或其他无规定收费情况出现。教辅用书、作业本、保险等项目学生自愿购买,均按规定和要求办理,无私订滥购统配统发现象,无书贩在学校或通过教师销售教辅用书等问题。
6、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为激发教师教书育人、钻研探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树立教师建功立业的成就感,学校有针对性地成立小本教材开发小组,发动广大教师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英语教材以投入使用,其他学科的校本课程也由宁夏出版社相继出版,使学校呈现出浓厚学术文化气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