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高中数学题,哪些能力最重要?解高中数学题,哪些能力是天生的,哪些又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用数据说话
比如说
满分是100
解题速度占40分
解题准确率占60分

又比如说
理解能力占40分
练习占60分

再比如
做题速度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呈log曲线

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直观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各个组成部分
看到好几个人说120分稳拿之类的话。难道你们不怕会出错吗,出错是很自然很应该的事吧?

做题技巧:现在中国是应试教育,一切向分数看齐,所以考试时做题技巧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做选择填空,按目前大多数省份的题量,绝对不能超过40分钟,这是做大题的前提。选择填空的好处是不需要过程直接要求结果。所以千万别当大题一样弄的太详细,否则时间肯定不够。小题不能大作。很多选择题题干和选项都能提供暗示,答案只能出自4个选项,所以可以考虑的常见偷工减料技巧:特殊值,关键值带入,比如选项是区间的,把端点值带入考查是否符合,不行的直接排除,选项是图像的,把特殊区段进行验证是否满足单调性、凹凸性、零点什么的.....然后是选择填空通用的,逢函数题,先看看能不能画图,能画图简化的千万别文字推了,浪费时间。当然这很多只是小技巧,更多的是要熟练常见题型,总结规律和同解法,这点就得多练,建议每晚空拿40分钟做一组选择填空 当天搞懂,先对对答案,不懂再去问老师同学,这样坚持两、三个月下来就会有很大收获。
有的人学习数学很刻苦,而且很用心,但数学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如果不能从抽象的角度对很多知识进行系列有序的总结的话,很多知识不能串联到一起,就增加了题目和重点的难度。就比如说解析几何题,即使做再多的题,解题速度是有所提高,但有时却会因为一两条辅助线而导致很久都没有办法做出题目。
我个人之见很有限,但我觉得我高考复习的方法对于我这个出身数学教授家庭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帮助。所以我建议你多看知识点,不仅仅是做题。
我将初高中数学题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 经典模式解数学题,经验是最重要的,就是所谓传统题目,只要你做过一两道,记忆力好的话,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基本题目就是换汤不换药,此类题需要用题海战术来练习,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会方法。适合全班90%的学生,分值也应该在及格水平60分满分100
2. 混合模式解数学题,经验依然重要,并且需要你在头脑中快速搜索以往做过的题型,你会发现似像非像,此类题是将两道或多道类型的题目给你混合了,你需要对你发现像的题先求解,遇到阻力或者未知数时候需要变换解题方法了,你又会发现别有洞天了。适合会变通的同学非一条道跑到黑的那种,适合全班40%左右的学生。分值应该在30分满分100
3. 拔高模式数学题,经验在这里显然没有用的,因为这样的题是给智商较高的同学准备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类题都是运用巧妙的思维加上最原始的公式来求解的,思维模式是最重要的,这种题型会把智商高的同学分离出来,所以我定义叫拔高模式题型。适合全班10%左右的学生,分值应该在10分满分100
所以“题海战术”很重要,要想变通必先你头脑中要有东西,只有量的积累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天生就智商高的人除外,这个是无法改变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智商是可以锻炼的,爱因斯坦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我原先智商也很低,但是通过一些方式锻炼来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及逻辑思维,这个是最重要的,我现在的智商应该在135左右,而且我会用这种方式去锻炼我的子女,也算是个实验,如果成功我就会出书,公布于众,有时候这种方式会想到你头疼的不行,类似于冥想,但是可以锻炼提高你的慧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9
我认为没有什么是天生的,一切都得后天的学习,也许有人就会说我讲的不对,世上有天才,他们从一开始就比别人强,的确他们是比别人学的快,但是请不要忘了伤仲咏啊,世上有天才何其少啊!所以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学习高中数学,关键是基础。如果你看了近几年的高考题,你就不难看出,高考侧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好数学,一定不要脱离课本,课本上公式定理例题一定要牢记,课本上的例题都是经典,要好好看,那是沉淀了很多年的,很多题型就是例题的延伸。再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你的老师知道出题的重点,经验比你要丰富的多,不管老师讲得怎么样,上课要理清思路,认真听讲。对于做题,不要埋在题海中,只会做题是不行的,做题要举一反三,学会总结。要有自己做的错题集,及时整理,容易做错的,看着好的题目都可以写,而且要常看,常回顾,这样做错的题才不会再错。最后,学数学要有耐心,可能现在还看不出提高,坚持上一段时间你就会看见自己的进步了。
还有就是做题技巧:现在中国是应试教育,一切向分数看齐,所以考试时做题技巧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做选择填空,按目前大多数省份的题量,绝对不能超过40分钟,这是做大题的前提。选择填空的好处是不需要过程直接要求结果。所以千万别当大题一样弄的太详细,否则时间肯定不够。小题不能大作。很多选择题题干和选项都能提供暗示,答案只能出自4个选项,所以可以考虑的常见偷工减料技巧:特殊值,关键值带入,比如选项是区间的,把端点值带入考查是否符合,不行的直接排除,选项是图像的,把特殊区段进行验证是否满足单调性、凹凸性、零点什么的.....然后是选择填空通用的,逢函数题,先看看能不能画图,能画图简化的千万别文字推了,浪费时间。当然这很多只是小技巧,更多的是要熟练常见题型,总结规律和同解法,这点就得多练,建议每晚空拿40分钟做一组选择填空 当天搞懂,先对对答案,不懂再去问老师同学,这样坚持两、三个月下来就会有很大收获。祝你成功。
第2个回答  2011-08-20
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在高中,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参加了高考,但是从你的问题看,你对高中数学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几乎是不明白。本人文科生,高考数学120,稳稳的,或者说,我高二的时候,数学也就70分吧,但是通过高三的学习,每一次的模拟数学都是120,不论题简单还是苦难,就是这么稳,也不会出错。我这么说可能你很难理解,但是也之后上过高三,参加过高考复习,真的学习成绩好的人才能理解。
首先我来说说高中数学需要的能力。两个能力,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理解能力不是别的,就是对于公式的理解。数学的架构是这样的,最基础的一层知识是公理,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很简单,不用证明的理论,定理是从公理推倒而来,需要证明。我们应用的往往是定理,在运用的时候把公理证定理的部分省略。那么,这就需要你对于定理的理解,定理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应该怎么应用,什么情况下应用。现在很多的高中生可以很熟练的背出定理,却根本不会做题,原因就是他们知其然不知道所以然,定理会背,不会用,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定理的来龙去脉,不会用。这个能力严格说不是能力,而是学习方法,这就要提到初中的学习和高中学习的区别了。初中学习的都是公理,只要背诵,高中学习的一般都是定理,应用的时候需要理解能力,所以,你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是,仔细地看课本,研读例题,上课注意听讲。
解题能力也没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解题经验。经验这东西有人说,就是多做题呗。我听了之后真想笑出声来,这么说的人不是死读书的,就是没读书的,再不就是读不好书的。做题经验的获取当然要做题,这个是基础,却绝对不是多做题,而是有效率,有质量的做题。
有效率,就是又快又好么?不贵,有效率是反思。当你做完题之后,会有正确与否,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改过来,再看一遍。而我的做法是改过来,再到书上去找于此相关的知识点,重新学习一遍我出了问题的知识点,知道弄懂,然后如果有条件,会集中训练这部分的内容,知道不会再错。也就是说,有效率是找到错误,改正错误,绝对不是又快又好,我说过了,高中的知识是了解为主,有的时候就是通过一道题的学习把一个部分的知识学明白,举一反三,而不用过多的做题,这也是数学老师常说的,需要有一节课憋一道题的经历,就是这个原理。为了解答一道题,而翻书,再熟悉定理,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折腾,事实上就是对不足之处的补充,和我说的道理一样。
做题的质量,也不是都对,这样你岂不是不用学了,直接考算了。而是要你确实是自己做的题,尤其是老师明天要讲得问题,一定要自己做完,第二天老师讲题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重新梳理,和对实际应用的一种解说,可以说是解题经验的传授,非常高级,非常重要,越是到高三,模拟,这个过程就越是决定性的。
最后的,我先给你传达一个信息,每年高考要考得知识是一样,前面一个悬念,为什么我总是120,不会错。因为我对高考模拟卷太熟悉了,我善于分析卷子,举个例子,我们那个时代的高考数学,我知道高考数学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是三角函数,考得内容一定是sin,cos,tan公式之间的转换,一个问号,勾股定理求值一个问号,还可能嵌套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就是这么简单,我都知道要考什么,你说我能出错么,我还知道立体几何一定会考一个空间求垂直或者平行的证明一个问号,在一个利用空间相似,求角度进而求线段长或者面积的一个问号,等等,几乎每一套卷子都这么出,我都烦了他们出题的还没烦。因为,有考试大纲,他们一定要按着考试大纲出题,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考察,考查方式也就那么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恩能够换汤不换药,我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再通过一定量的做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什么题都迎刃而解了。但是,因为最后两道题,都是难题,也就是当年出题组的心血,呕心沥血弄出来的新颖题目,这个都是给清华北大生准备,都是区分高低的题,所以,我都不做了,但是我也有点2,因为第一个问号也相当简单,几乎是白送的,你可以只做第一个问,这样你绝对能上130。你知道么,我高考的时候,只要我写的东西都是对的,不光是对的,和标准答案连步骤都不差,这就是更高级的技巧了,如果你愿意追问,我再告诉你。
第3个回答  2011-08-24
高中数学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绝不是简单的智商测试。如果单单是想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话,后天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我认识的不少数学学得好的人并不具有过人的天赋和智慧,只不过积累比常人要坚实得多。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再纠结如何区分先天与后天能力,而是把精力投入到日常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积累中去。
正如之前几位所说,高中数学知识比较基础,涉及的内容很明确,多是知识点的杂糅,不太依赖灵感乍现(灵感也是积累的阶段性产物),因此记牢知识点,熟练掌握通用的解题方法是重中之重。这里体现的能力其实并不是你的智力因素,而是毅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这些非智力因素。(这里已经考虑到你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与很一般的理解能力。)基础分数往往会占到90分到100分,所以能够基本完成这一点,至少保证了不会是很差的分数。如果,完成得比较好,能够将一个题型迁移到另外一些问题上,从而加深对一类问题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那么拿到120分的成绩应该是很轻松的。(可以看出这也需要积累,也就是不断问、思考、解决问题)。如果,想拿到更高的分数,甚至冲击满分,则需要你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或者你能强迫自己在课堂外多花些时间在数学学习上。同样,这只需要你对知识点更加熟悉,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做题的速率(看到题目就能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当然速度快)和效率(平时练得勤,下笔不仅信心十足而且正确率较高)。
高中数学学习不依赖“天赋”。鄙人认为天赋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和羡慕在知识上不劳而获的人所共同构造的一个对众人有害无利的屏障,让我们相信,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获取一些能力,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在这里我就不去argue了,请你自己想一想吧。我所谓的天赋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孜孜不倦的追求,你去看看科学家的成长史就明白了。
最后,祝愿你在数学的阶梯上越爬越高,能够收获一些值得分享的经验。欢迎交流!
BTW:从你习惯用分数去衡量一些模糊地概念感觉到你的思维好像有点僵化,这是学任何技能都比较忌讳的,望你能突破思维上的''trap''。
第4个回答  2011-08-23
我将初高中数学题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 经典模式解数学题,经验是最重要的,就是所谓传统题目,只要你做过一两道,记忆力好的话,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基本题目就是换汤不换药,此类题需要用题海战术来练习,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会方法。适合全班90%的学生,分值也应该在及格水平60分满分100
2. 混合模式解数学题,经验依然重要,并且需要你在头脑中快速搜索以往做过的题型,你会发现似像非像,此类题是将两道或多道类型的题目给你混合了,你需要对你发现像的题先求解,遇到阻力或者未知数时候需要变换解题方法了,你又会发现别有洞天了。适合会变通的同学非一条道跑到黑的那种,适合全班40%左右的学生。分值应该在30分满分100
3. 拔高模式数学题,经验在这里显然没有用的,因为这样的题是给智商较高的同学准备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类题都是运用巧妙的思维加上最原始的公式来求解的,思维模式是最重要的,这种题型会把智商高的同学分离出来,所以我定义叫拔高模式题型。适合全班10%左右的学生,分值应该在10分满分100
所以“题海战术”很重要,要想变通必先你头脑中要有东西,只有量的积累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天生就智商高的人除外,这个是无法改变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智商是可以锻炼的,爱因斯坦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我原先智商也很低,但是通过一些方式锻炼来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及逻辑思维,这个是最重要的,我现在的智商应该在135左右,而且我会用这种方式去锻炼我的子女,也算是个实验,如果成功我就会出书,公布于众,有时候这种方式会想到你头疼的不行,类似于冥想,但是可以锻炼提高你的慧根!)
希望我写的这些对你有用! 不要灰心,胜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你既然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想改变,想去争取,但是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