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国家有没有说要支持国产的医疗器械?采购是在政策方面有哪些优惠?

今天听别人说,国家支持国产的医疗器械,但是我又没有见到具体的相关资料,有哪位高人指点一下!我愿奉上高额赏分!

  有说的。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发表的前几天时间吧。文章内容好像就是说支持国产器械,要加大扶持国产器械的力度吧。因为过了好久了,文章我待会慢慢找给你。你可以追问哈,我再给你补充回答链接。
  恩,找到了那篇文章,你可以看一下。

  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将迎来春雨
  在近日召开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
  刘殿奎还表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会以经济手段有效引导医疗机构使用国产医疗器械。
  基层医疗机构市场空间大
  据介绍,2012年至2015年期间,中央将考虑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备,加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试验能力建设、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建设和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并配备必要设备;此间,农村急救体系将不断完善,救护车和必要急救设备将逐步增多;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妇科治疗仪、红外线乳腺透照仪、胎儿心电监护仪和半自动生化仪有望成配备重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设备配置也被列入中央考虑项目内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的设备建设也被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中央还将考虑支持国家、省级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并支持配备先进诊疗设备,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供设备支持,建设国家、省、地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
  刘殿奎指出,当前卫生部开展的集中采购项目中,中标设备均以国产为主,在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标准和安排设备投资时,将坚持以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医疗器械为依据进行测算,促使各地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2011年,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共计投资7.2亿元,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投资5亿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投资1亿元,用于配备相关设备。
  进口设备仍占市场优势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表示,目前我国涉及医疗器械市场的共有国有企业1708家,外资企业4875家,民营企业18022家。上海、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是我国医疗器械贸易的集中地,五省市占我国医疗器械贸易比达70%以上。
  但与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相比,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仍处弱势。2011年1至4月,我国进口份额较高的医疗器械产品以中高端为主。以CT设备为例,2010年GE、西门子、飞利浦、东软和东芝五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高达92%;MRI设备方面,GE、西门子、飞利浦三家占据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
  蔡天智介绍,2010年,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234亿元,家用医疗器械规模达270亿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150亿元,此外,在心脏起搏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境内外上市企业共有34家。A股上市企业包括万东医疗(600055)、鱼跃医疗(002223)、乐普医疗(300003)、阳普医疗(300030)、九安医疗(002432)、红日药业(300026)、宏达高科(002144)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5
我确定有的!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部分原因就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本身价格昂贵,所以导致一系列的收费贵!所以国家生物医药十二五在医疗器械国产化这方面大力发展并给予支持!http://news.pharmnet.com.cn/news/2011/04/28/328200.html追问

跑偏了。看看我问的问题再回答!谢谢了

追答

医疗器械, 国家有没有说要支持国产的医疗器械?这不是你的问题么,我不是回答说确定有,怎么就跑偏了?请看清你的问题,谢谢了

第2个回答  2011-08-16
不知道啊,我也想听听大家的高见
第3个回答  2011-08-15
政策带来机遇 医疗器械发展前景可期
2010-8-2 浏览次数:151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内需型、刚性需求的特性,继续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至2008年底,行业内共有生产企业13141家,总产值为2200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有所增加。2008年出口额为110.67亿美元,占行业产值的30%左右。
  2009年,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都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以“新医改”、“新农合”为主体的国家卫生公共政策的变化,将给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市场扩容

  业内人士预计,2008~2010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景气高峰期,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首先惠及的就是医疗器械,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

  自从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医改进入倒计时以来,众多分析人士纷纷做出判断:医疗器械将会率先享受利好。一时间,医疗器械行业成为了很多投资人眼中的避风港,给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一方面,国家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投入,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我国于去年11月初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2009年,国家将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加快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已列入此次拉动内需的重点项目。另外,新医改8500亿元的投入,也为医疗器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显然是本次医改的重头戏,针对农村居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事实上已经开始向全国覆盖,实现了市场扩容。

  另一方面,新出台的政策将使企业投入研发中低端产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已被列入国家2009年新增投资的重要领域,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卫生系统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将是基本医疗设备装备,因而拉动了中低端产品的需求。

  迈步“下乡”

  随着卫生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颁布,在农村开辟出一块大市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和农村卫生队伍。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列为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重要领域,安排专项投资48亿元。新增投资一是支持7300多个农村卫生项目;二是支持建设农场、林场和海岛基层卫生机构以及东部贫困地区卫生院6000个;三是支持建设卫生院3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5亿元。其中建设重点就是开展卫生业务用房改扩建和基本医疗设备装备,为国产医疗器械“下乡”创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跨国医疗器械生产巨头也在觊觎农村市场。前不久,GE宣布将加大对中国农村基础医疗市场投资,到2010年将推出5种全新的农村基础医疗产品。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国产设备还没有受到这些跨国企业的排挤,但威胁会越来越大。因为农村市场很大,跨国企业不会放弃农村市场的争夺。相比之下,国产厂家的优势在于价格较低、技术更加合理、更符合农村医疗的实际情况。

  行业困境

  尽管行业内近几年的发展看起来好像顺风顺水,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困境。

  第一,医疗器械出口受到考验。去年1~11月,医药器械出口整体环比下降1.24个百分点,仅有诊断与治疗设备、口腔设备与材料保持一定的增长,其余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而这种增速放缓的趋势在2008年第四季度尤为明显。

  第二,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行业内95%以上的是中小型企业,普遍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外资企业进入,竞争加剧。

  第四,居民收入减少,非刚性医疗器械支出也将减少。

  第五,产能过剩,如一次性无菌输注射器具。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依靠产业升级,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生产。追问

跑偏了。看看我问的问题再回答!谢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