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有必有可恨之处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意思出处如下:

意思: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

出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句话出自于民间。 

鲁迅先生评论自己笔下的《孔乙己》的时候曾经用了这句话。

扩展资料: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句话,其实才是鲁迅先生想告诉大家的。

不管是他笔下迂腐懒惰、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还是捐了个门槛却依旧受尽歧视的祥林嫂,又或者是自我麻痹、老是说着老子打儿子的苦命阿Q、麻木到鲁迅几乎都不认识的闰土,都无疑是极其可怜的可怜人。

倘若只有这上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这些可怜之人在我们眼中就都是咎由自取、不用关心的一类路人。

面对他们,我们只需冷眼旁观便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2
这句话是出自民间,原话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
用鲁迅的话说,可怜之人往往受到社会各种势力的欺负,结果受到这种恶劣教育的人反过来会认同这种文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加以接受,这样子他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可恨的人了。是社会或者家庭的牺牲品,同时自己又变成助纣为虐的帮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6
这句话出自民间,但是现在的意思已经完全被改变了。它是一句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恨”不是可恨的意思,是遗憾,不足的意思。它的下一句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意思是每一个可怜的人都有遗憾、不足的地方,每一个有遗憾的人都有痛苦的经历。现在的意思是可怜之人的可怜,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只是大多数,不代表所有人,比如一个人因为学习或其他什么原因被人孤立,就没有可恨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17-07-12
原话出自鲁迅先生,由来是评价自己笔下人物孔乙己,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
第4个回答  2017-07-12
鲁迅先生评孔乙己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原话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