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爷有哪些等级?

如题所述

清朝的王爷共有240多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四等级即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那么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1、王妃等级(封号随丈夫):

正一品:封号+正王妃

从一品:封号+王妃

正二品:侧王妃

从二品:庶王妃

正三品:昭仪

从三品:淑媛

正四品:奉仪

从四品:侍妾

2、清朝王爷的妻子的等级为: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格格

福晋(音译词,意为夫人),清朝皇室贵族妇女封号。清朝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侧室称侧福晋,汉语称为妃和侧妃。“福晋”相当于汉语的“妃”。

满人皇室亲王、郡王之妻称“福晋”,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及庶福晋之分(凡嫡妻、为了强调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妾室则称"侧福晋",婢妾俗称"庶福晋 "。

贝勒、贝子、镇国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称“夫人”。

清代亲王、郡王及太子、世子的侧室称侧福晋,贝勒及以下只能称侧夫人,或侧太太、侧奶奶。世家更是这样。

扩展资料:

清制规定嫡福晋与侧福晋都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侧福晋冠服比嫡福晋降一等)。

亲王、亲王世子、郡王其他未经册封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侧福晋,经过皇帝的认可后,由礼部册封(康雍时期,亲王可封侧福晋两人,郡王封侧福晋一人。

乾隆时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咨送礼部都入册(见于《大清会典》)。

亲王嫡福晋所生子(除世子外)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所生女封郡主;侧福晋所生子封二等镇国将军,所生女封郡君;媵妾(俗称的庶福晋)所生子封三等辅国将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24
1、有十四等级,即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
2、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
3、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
4、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
5、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配享太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9
贝勒 贝勒,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 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如果你把这个分成两个级别,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级别。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 贝子 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获取途径有世袭 、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 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第4个回答  2009-06-29
在清朝,亲王的妻子分为四个等级,除了侍妾外,统计位一正二侧四庶,一正为王爷的正妻——正福晋;二侧位王爷的妾——侧福晋;四庶也为王爷的妾(地位却比侧福晋低)——为庶福晋;当然,还有其他的侍妾全部会被册封为格格,这格格之名不同于王爷的女儿,她们的地位很低,只同于一个暖床的人。
汉朝称夫人,唐朝后都称王妃 ,清朝称福晋
秦前的王爷相当于秦后的皇帝,所有秦前的王夫人就是本宫。(秦后)王爷在皇帝面前还是得称愚巨,在儿女面前称父王(汉)或阿玛(满)…… 同样,王爷的夫人在王爷面前当然是称巨妾(秦前)妾身(秦后),在儿女面前称王后(秦前)额娘(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