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要适合初一学生的水平,至少800字,不可抄袭,否则不给分

高悬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简析]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1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这样回答可以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0-1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描绘了英雄豪杰在赤壁之战中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沉浮和人生百态的思考。这首词虽然是古代作品,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却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赏析这首词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放、激昂的语言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在词中,作者通过描写江水远连天际、烟雾缭绕、群山环绕等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场战争的气势磅礴和恢弘壮观。作者还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英雄豪杰相结合,展示出了他们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英勇精神。这些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与此在词中,作者也抒发了对乱世沉浮和人生百态的思考。他以“两岸猿声啼不住”、“楚江微波万顷皆”等描写方式,表达了对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和悲凉的感受。这种对现实的反思和悲怆,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以及社会变迁的思考。词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友谊和忠诚的讴歌,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美好的一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是一首古代作品,但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勇敢、坚定和忠诚的品质,就能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这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刻道理。
在学习和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表达。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和语言,将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个人的思考和创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它不仅展示了古代英雄豪杰的风采,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首词的世界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与美感吧!
第3个回答  2023-06-23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唐代诗人李之仪所作,讲述了他对于历史名战——赤壁之战的忆怀和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邃,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
这首诗从叙述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了浓烈的历史气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段文字把三国时期的赤壁战场勾勒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接下来,诗人开始讲述自己看到这片战场的感想:纵使现在不乐观,但我见此处依旧激荡心潮。这个转折点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诗人用细腻动人的笔触再次勾勒出战争场面,并描写了当时著名将领周瑜和诸葛亮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悲壮结尾,让人不由得感叹历史长河中的恩怨情仇,以及英雄们的离合悲欢。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具有深刻的内涵。诗人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通过自己对于历史战场的感慨和对于英雄人物的描摹,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受。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首诗可能会比较难懂。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就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还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思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而此战也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之仪为何要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歌是一部充满历史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脆弱,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应该珍惜和平,尊重历史。
第4个回答  2013-11-11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6�1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