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1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读高尔基《童年》有感
最近,读了高尔基先生的著作《童年》,感触很深......
《童年》,是高尔基小时候的写真,也是高尔基字转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步,写于一九一三至一九一六年。在书中记录了那时悲惨的时代状况,战争、霍乱......在现了高尔基童年时的俄罗斯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陪同高尔基共同度过了这段时光、共同演绎了一段悲惨的遭遇。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作者坎坷的童年,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暴乱和精神面貌......也就是这,这种精神面貌,迫使也造就了高尔基,这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童年》,这本书中曲折而又坎坷的道路我们没有走过,但是,我们应当体现出,体现出高尔基儿时面对悲惨遭遇的精神,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是吗?《童年》这部小说中,不处处官场、渗透着高尔基,这位伟大人士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吗?难道,我们现在衣食无忧,是应当的吗?高尔基的时代,我们不会忘,不是吗?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应当怎么做?我想大家都已经清楚和明白了.......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下一代的接班人,正站在新世纪的高槛,我们不应该碌碌无序,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和高尔基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高尔基精神”,意义非同小可。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以《童年》中的那些人物为榜样,去炼就人生,乐观地拥抱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6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无忧无虑的成长着,享受着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精心呵护与宠爱,快乐地度过了童年中的每一天。我想,名家的童年一定要比我们还幸福,要不然怎么会这样有成就呢?可是当我在假期里读了大师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后,却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想法。
出乎我的意料,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三四岁的他就失去了父爱,母亲也悲痛欲绝,走投无路下只能跟从外祖母寄居到野蛮专横的外祖父家里,开始了童年的噩梦。这个家里充满了勾心斗角,表面的平静掩盖不了每个人的丑恶内心:外祖父脾气暴躁凶狠,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对家里人又打又骂,曾把阿辽沙打得失去了知觉;两个舅舅也是贪婪残忍,成天争夺财产,为了分家能不顾一切,甚至殴打自己的妻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两个表哥萨沙也沿袭了这样的风气,自私自利。这一切对于幼小的阿辽沙来说,实在是一种心灵的打击。阿辽沙这么小就饱尝人间辛酸,本应无忧无虑的他却失去了孩童应有的纯真。但是,阿辽沙身边有一位天使,那就是他慈祥和蔼的外祖母,她用自己的温情滋润呵护着阿辽沙,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希望,抚慰了他心灵的创伤。阿辽沙也有朋友,朴实善良的“小茨冈”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阿辽沙的爱护。老长工格里高里师傅教会了阿辽沙去做一个正直的人,还有木匠“好事情”等等,他们都是光明的化身,给了阿辽沙信心与力量去战胜眼前的一切。于是阿辽沙十一岁就去人间闯荡了……
相比于高尔基的苦难,我们就要幸福的多了,当今的人道社会中,没有压迫与黑暗,有的只是阳光与快乐。或许我们不能像高尔基一样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但我们是不是要用多十倍的力量去努力学习,造福社会呢?是的,环境并不能改变什么,一个人想要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信念与理想。那么,就请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吧!
第2个回答  2012-05-01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公经常痛打外婆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黑暗的的环境下,谁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
我读了之后心情非常压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都是丑陋不堪的,他的身边还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阳。外婆总是用她的温存用她的宽容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 外婆用她的爱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所以高尔基又感慨地说:“她(外祖母)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 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难免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请你相信,黑暗过去之后,太阳总会出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即就是你眼前可能还是黑暗,即就是你的生活还有悲伤,但你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
第3个回答  2013-02-24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
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参考资料:某网友

第4个回答  2011-08-06
童年读后感100字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的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痛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的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他了。外祖父不太 喜 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他所处的悲惨境地。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大不一样!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什么,就给你什么;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读了《童年》我深深的感触到了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