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棉花整枝?

如题所述

棉花整枝能控制棉花的生长,调节养料分配,减少养分消耗,有利其发育,起到保蕾、多花、增铃和减少脱落的作用。
1、去叶枝。叶枝生长快,消耗养料多,抑制果枝生长和影响蕾铃发育,同时造成棉株下部通风透风差,易生病虫害,使蕾铃脱落,所以应及时去掉。如果棉株生长过旺,也可将果枝下的叶枝和叶片一起打掉,群众称为“脱裤腿”,在脱裤腿时,如叶枝上已现蕾,则可将叶枝的顶心打掉,加以改造。
2、抹赘芽。在果枝与主茎交接处生长的赘芽,徒耗养料,促其脱蕾,所以要随时把它抹掉,一般在整个生长期内抹赘芽2至3次。有时中上部果枝能在叶腋处出现桠果,因此,在抹赘芽时要注意区别,予以保留,增加座桃机会。
3、摘旁心。在棉花枝叶交错繁茂和高密度的情况下,适时摘除果枝上的顶心,对通风透光、调节、平衡养料分配,促进早熟,控制横向生长,便于棉田操作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4、打顶心。适时打顶,能控制棉株高度,使有效养分能够更好地向蕾铃输送,以增加结桃率和铃重,有利早熟增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4
自然生长会生出主枝和很多侧枝,本来它是多年生的,我们将它变成一年生的,这些侧枝就成了多余的要除掉,叫打疯杈;主枝是无限生长的为保证这一年中生长的能有产量,就要打顶尖;主枝上开花长棉桃的叫果枝也是无限生长的,为保证这些棉桃的生长就要掐边心;叶腋中还不时长出新"小侧枝"就要抹赘芽;生长旺季密蔽度大为透光通风就要把老叶去掉叫“捋裤腿”(捋裤腿不提倡做)。
第2个回答  2011-08-06
这样可以通风透光、减少养分的浪费,使棉花长的更好啊
第3个回答  2011-08-05
在棉花生育期间,特别是现蕾、开花、结铃期间,为了控制营养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养分向生殖器官的分配,适时地摘除棉株主茎顶心和分枝上部分营养器官的技术。整枝是棉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摘除主茎和分枝的顶尖,能消除顶端生长优势,控制营养器官的生长,改善棉田透光通风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调节养分分配,并促使棉株体内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运输,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及霜前收花率。
  整枝技术 精细的整枝技术包括以下5个步骤。
  去叶枝 棉株的叶枝(亦称木枝或营养枝)一般有2~4个,着生于主茎下部第3~7节。当第一果枝现蕾时,除保留果枝以下一两片主茎叶外,将其它各节的主茎叶和所有的叶枝全部除去,使棉株体内营养充分供应果枝上蕾铃的发育。
  打顶 亦称摘心。在初花至盛花期间,摘除棉株主茎顶尖一叶一心,以控制株高和无效果枝的增长。还需根据土地肥力、种植密度和生长势确定打顶时间。黄河流域棉区一般在小暑与大暑之间(7月中旬),距初霜前约80~90天。无霜期短的北部特早熟棉区及西北内陆棉区还需适当提早。长江流域棉区,在大暑与立秋之间(7月下旬至8月初),打顶后的棉株一般有8~16个果枝,约每公顷留果枝75万~90万个。打顶过早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且造成赘芽丛生;过迟则无效果枝多,消耗大量养分,降低后期的铃重。
  打边心 亦称打群尖。摘除果枝的顶芽,以控制无效果节生长,调节养分分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结靠近主茎的内围铃,增加铃重。同时可以除去一部分三四代棉铃虫的卵和幼虫。一般在打顶前先打主茎下部果枝的边心;在打顶后再分次打中、上部果枝的边心。
  抹赘芽 在土壤肥水充足,棉田荫蔽或打顶过早的情况下,旺长棉株中、上部叶腋中的先出叶腋芽(二级腋芽),形成赘芽。因其生长快,消耗养分多,故需及早抹去。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二级腋芽也可发育成花芽,开花后成为桠果。但其铃小,且影响相邻正常蕾铃的生长,也宜抹除。
  打老叶、去空枝 对旺长棉株,在花铃后期,可打去主茎下部的老叶。对立秋后出现的无效蕾和白露后的无效花,也要及时摘除。同时对棉株下部未结棉铃的空果枝要剪去,使养分供应上部结铃果枝,并可改善透光通风条件,有利于开铃、吐絮。
  棉花整枝技术,在肥水充足、密度较大、长势较旺的棉田应用,效果明显。在肥力、密度和长势正常的棉田,可简化为去叶枝和打顶心两项。在旱薄地、干旱年份或长势较弱的棉田,只进行打顶一项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