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生平资料及作品

如题所述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 ,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是捷克裔法国作家。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许多其他捷克艺术家和作家一样(如瓦茨拉夫·哈维尔),昆德拉早年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镇压。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讽刺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   由于昆德拉对苏联入侵行径的批评,在布拉格被苏军占领后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单。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国。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   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政治性,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这本书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   昆德拉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书》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昆德拉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获奖。
  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身份》(1996年)董强-译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1921563.html&seed=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4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身份》(1996年)董强-译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