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只是汉族的姓吗,还是包含了56个民族?还是包括汉族以及部分使用汉字的少数民族?

顺便问一下,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吗?

  一、百家姓包括的不仅仅是汉族的姓氏还有少数民族的姓氏;没有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因为当时还没有五十六个民族这样的提法,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宋朝;少数民族中有满族,蒙古族.....
  二、详解:
  1、解释百家姓这个概念: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二、《百家姓》中和少数民族有关的部分解读如下:
  1,少数民族汉改姓氏。
  如元姓。少数民族用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后唐王朝。
  2、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辽、夏、金、元时代,汉族人改换为少数民族姓的也很多。
  3、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个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几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如乌雅氏的五个穆昆,分别以吴、穆、包、黄、邵为姓氏;宁古塔氏的四个穆昆,以刘、宁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宾县永陵镇)以图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为姓。
  壮族经父系世袭,子女随父姓。女儿出像后,须加双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后。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罗,她便称为"莫罗氏"。此称,与汉族旧习俗如张王氏、李扬氏等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历史,不少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后便被中原汉文化同化,姓氏也在融合中互相融合。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如宇文一姓便是源于嬴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大臣赵文表、赵昶之后,这二人皆被北周武帝赐姓为宇文氏,所以后代就姓宇文。随朝时期尉迟、宇文、长孙、呼延、慕容等等少数民族姓氏,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后来便改名为汉姓名,所以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姓氏和汉民族形式是同一个字,但是没有宗亲宗族的必然联系。
第2个回答  2011-08-02
大部分是汉族姓氏,有少部分是少数民族姓氏,比如鲜卑族的姓氏,还有,有的汉族姓氏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少数民族都已经汉化了。还有,中国少数民族不只56个,56个少数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定的,有很多少数民族古代才有,现在已经没有了。少数民族很多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的失传了,有的已经不常用了,还有的现在还是常用的,比如藏语、蒙古语现在都是很常用的
第3个回答  2011-08-02
百家姓书里的姓有很多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如令狐、呼延、胡、席......等等。不是现在的56个民族的姓。现在的56个民族多数在冠汉氏姓,如满族的赵姓、富姓、钮姓、郎姓等等。很多少数民族有文字,部分没有,新中国后,学者们帮助造字,如几个南方的少数民族。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有文字,包括灭亡的“西夏党项”
第4个回答  2011-08-03
基本都是汉族姓 本来就是宋朝编的
只不过很多少数民族的大姓也和汉族主要的姓一样 所以也就在百家姓里了
很少的几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并且通用的很好形成规模(彝族、新疆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有、朝鲜族、傣族、藏族、蒙古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