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蒙恬将军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蒙恬作为秦始皇统治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直备受秦始皇的喜爱。可惜的是,在秦始皇死后,赵高担心跟公子扶苏走得比较近的蒙恬加害他。直接联合丞相李斯一同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直接赐死了扶苏,逼迫蒙恬吞药自杀而亡。

蒙恬的先祖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当初选择离开齐国投靠秦昭王,后来因为领军攻打韩、赵两国取得不少的胜利,才被封为上卿、他的父亲蒙武也是秦国将领,曾担任过的秦内史,并跟王翦一同联手灭掉了当时的强国楚国。出生于名将之家的蒙恬同样表现不俗,小时候受家庭环境影响的蒙恬胸怀大志,立志要当秦国的名将。

由于其天资聪颖,熟读兵书,很快就得到秦始皇的赏识被封为将军。之后因攻打齐国时破齐有功被封为内史。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备受秦始皇信任的蒙恬被派去镇守边疆,抵御匈奴大军。蒙恬当时直接带领三十万大军北上,很快就收复了河南地到阴山这一带地区,并在此地设立了三十四县。之后又渡过了黄河,直接占据阳山地区,将不少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迁移到边境,开始充实边境地区。

除此之外,蒙恬还在当地修建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并将当初的燕、赵、秦三地的长城连成一体,建立起一个遏制匈奴南进的屏障,很好遏制了匈奴的南进。之后还负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开凿了一个从九原郡到甘泉宫的一条道路,可惜的是最后并没有竣工。蒙恬本人在边境驻守上郡十多年,打退了不少次匈奴的进攻,威震匈奴多年,被他们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3

胡亥赐死,吞药而亡。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拓展资料: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恬故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乡,地处蒙阴县西南,东与蒙阴镇,桃墟镇,北与蒙阴镇、常路镇相邻,西与新泰市、平邑县接壤,为三县交界之地。

1995年8月,蒙阴县人民政府在联城乡树立了“蒙恬故里碑”,在县城修建了“将军亭”;2000年,临沂市人民政府在临沂广场为他树立雕像,列为临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蒙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赵高和李斯联合制造假诏书,命扶苏和蒙恬自尽。扶苏不辩真假,自杀身亡。蒙恬不愿自尽,请求向胡亥申诉。赵高派的使者则将他囚禁起来。蒙恬被囚禁之后,赵高曾经想放了他,但又担心蒙恬兄弟卷土重来,在胡亥面前他无法专权,所以就在胡亥面前诬陷蒙恬弟弟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说胡亥的坏话,最后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将蒙毅杀死,然后又派人去杀蒙恬。蒙恬再次请求使者给他申诉的机会,但使者没有答应,蒙恬只好含恨服毒自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13
蒙恬乃至整个蒙氏家族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胡亥夺位后,斩杀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则被灭门,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牺牲品。为什么这么一位有大智慧,又拥有重兵的人会有如此悲惨结局?

首先,蒙恬悲惨结局是赵高报复的结果。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赵高曾经被蒙毅判处死刑,差点就被蒙毅斩了,这件事一直让赵高怀恨在心,寻找报复机会。其一,赵高与李斯、胡亥夺权的原因之一就是赵高“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史记·蒙恬列传》)

其二,赵高拉拢李斯帮助胡亥夺权的游说词就是把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说李斯不如蒙恬。其三,在扶苏自杀后,胡亥本打算释放已被囚在阳周的蒙恬,但是遭到赵高的强烈反对,赵高是“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史记·蒙恬列传》)

其次,蒙恬之死是胡亥巩固帝位的结果。虽然蒙恬一门三代忠良,对大秦王朝忠心耿耿,不会反叛秦朝。但是二世胡亥是阴谋夺权继位,是夺了与蒙恬关系亲近的扶苏的帝位,并谋害了扶苏,且把蒙恬囚禁在阳周以图杀害。

胡亥是非常害怕活着的蒙恬,万一释放了蒙恬,而深受民众支持的蒙恬则率领他的30万大军为扶苏报仇的话,就严重威胁了胡亥的统治。从这个角度来说,蒙恬的悲剧是封建统治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皇帝不会留着一位手握重兵且与自己有矛盾的将领活着。蒙恬只能叹息一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一代戍边名将就这样吃药西去。

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一个人独有,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不断的重复上演着。因为在封建王朝里,专制统治着是无情的冷血动物,在他们眼里只有权力和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和欲望,是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任何忠臣良将的生命都是无关紧要的。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个人的悲剧,而是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毕竟那是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
第4个回答  2012-04-05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赵高和李斯联合制造假诏书,命扶苏和蒙恬自尽。扶苏不辩真假,自杀身亡。蒙恬不愿自尽,请求向胡亥申诉。赵高派的使者则将他囚禁起来。蒙恬被囚禁之后,赵高曾经想放了他,但又担心蒙恬兄弟卷土重来,在胡亥面前他无法专权,所以就在胡亥面前诬陷蒙恬弟弟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说胡亥的坏话,最后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将蒙毅杀死,然后又派人去杀蒙恬。蒙恬再次请求使者给他申诉的机会,但使者没有答应,蒙恬只好含恨服毒自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