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连阴天过后对黄瓜怎样管理?

如题所述

秋冬季节管理1、9月下旬-11月,是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大、阴雨天较多,持续的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条件多发时期,对我县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温度管理:秋冬茬黄瓜,一般前期掌握白天25-30℃,夜间13-15℃,阴天时白天20-22℃;秋冬茬番茄一般掌握白天25-27℃,夜间14-16℃。随着天气的渐渐变冷,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降低,黄瓜掌握白天23 -26℃,夜间10-14℃;番茄掌握白天22-25℃,夜间10-12℃;当连阴天来临时,要及时采取抗低温弱光的技术措施:适时揭盖草帘,增加室内散射光;坚持用笤帚等工具清扫棚膜外尘土、草屑,保持薄膜清洁;适时增光和补光。用白炽灯、荧光灯等进行人工补光,改善棚内光照条件;及时喷洒1%的葡萄糖溶液,以抵御连阴天造成的植株营养缺乏;及时添加草苫和纸被,加强保温。肥水管理:秋冬茬黄瓜一般5-7天浇一水,每10-15天追一次肥,亩追二铵30公斤、钾肥25公斤。番茄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当第一花穗上的果长有鸡蛋黄大小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11月份看天看苗适当浇水补肥。浇水一般在晴天上午、果实采收前进行,防止落花落果。深冬季节管理12月下旬至2月中旬,此期是结瓜拿产值的关键时期,该品种能耐8000lux弱光和10℃左右低温,若长期弱光和低温就会影响产量,光照时数要尽量达到6小时~8小时,要早揭草苫,只要揭开草苫棚室内温度略有下降很快回升,保持棚室内最低温度在10℃~12℃。要适当晚通风早合通风口,当温度达到28℃~30℃时通风,下午当温度降到24℃时合通风口,温度降到20℃时放草苫。为了提高光照强度拉起草苫后,要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灰尘。浇水直接影响地温,若土壤缺水要先看天气预报,选寒流过后晴天上午浇水。同时提高棚室的温度达33℃~35℃时再通风,第二天也要把温度提到32℃以上。早春季节管理此时地温已回升应加强肥水管理,以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一定要水肥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黄瓜越冬茬生产,在元旦前后经常遇到连续阴天,成为黄瓜冬 季生产的一道难关。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上除尽量采取增光补光措施,还应采取相应的弱光期补偿管理,达到减灾保收的目的。争取光照大棚温室的热能来自太阳辐射,遇到阴天,因 为没有太阳光,一般认为没有必要揭开草苫。其实阴天的散射光仍 然可提高室内温度,植株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遇 到连续阴天,始终不揭草苫,就断绝了热能来源,作物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只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维持生命,只有消耗而没有积累,时 间过长必然受害。所以,遇到连阴天或时阴时晴,只要外温不是很 低,尽量揭开草苫。低温管理连阴天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低温管理。因 为在弱光条件下,黄瓜的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产 物减少,此时应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呼吸,减少呼吸消耗,促进 光合产物积累。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温度可控制在23~ 25°C,夜间为减少呼吸消耗,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否 则,夜温过高,呼吸速率增加,白天合成的有限的光合产物将全 部用于呼吸消耗,植株衰弱,难以形成产量。前半夜温度可控制 在13~15°C,后半夜则可降至8~10℃,早晨揭苫前甚至可以降 至5~8°C。控制浇水弱光条件下,进行低温管理,植株生长相对缓 慢,适当控制浇水。否则温度降低,湿度升高对黄瓜生长不利,且 易诱发病害。如需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水量不可过大,浇 水后停止通风,使棚温尽快恢复。追肥管理弱光条件下,应控制化肥特别是氮肥的施用, 尽量不施氨态氮肥,否则,在相对密闭而又少浇水的温室内易发生 氨气和亚硝酸气体危害。天气转晴后,可采用叶面喷肥,以磷酸二 氢钾、尿素、白糖为主,以弥补低温弱光条件下植株根系吸收之不 足,增加光能合成,使秧苗生长。及时防病日光温室冬季遇连阴天是诱发黄瓜灰霉病的重 要环境因子。因此,此期应加强药剂防治,以防为主,在植株发病 前或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预防,为降低湿度,可采用粉尘剂、烟雾剂 等防病技术。

第2个回答  2017-12-25

大力推广大棚微灌技术。大棚微灌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由于微灌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外,其他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因而大大减小了地面蒸发,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下降20%左右。二是灌水均匀。大棚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三是节省劳力。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同时微灌是局部灌溉,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就减少了用于除草的劳力。四是地温降幅很小。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