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

如题所述

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是以印模法和残厚法为基础,通过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表面寻找古地貌蚀余形迹,如古风化壳顶部侵蚀形态和残积物(角砾岩、铁铝层等)类型、厚度与分布特征及溶沟、漏斗等溶蚀形态特征,恢复古地貌。

利用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恢复古岩溶地貌的主要依据有:①风化壳上覆(或下伏)标志层的厚度及分布趋势;②风化壳残余厚度及风化性质;③风化壳表面侵蚀、溶蚀特征及沉积物性质;④古水动力场特征;⑤地形起伏地震响应特征。

依据野外调查、岩心观察和测试鉴定结果,结合古岩溶环境条件分析和裸露风化环境条件下的岩溶形态组合与发育特征,建立了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恢复古岩溶地貌的指标体系(表3-1~表3-3)。

(一)二级地貌单元成因组合识别指标体系

根据塔河油田地区前石炭纪古地势、地形展布特征,结合奥陶系顶面至石炭纪双峰灰岩的厚度及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区域地势特征,其划分指标体系如下(表3-1):①岩溶台地,奥陶系风化壳相对于石炭系标志层(双峰灰岩)的相对厚度10~60m;②岩溶缓坡地(上),奥陶系风化壳相对于石炭系标志层(双峰灰岩)的相对厚度60~110m;③岩溶缓坡地(下),奥陶系风化壳相对于石炭系标志层(双峰灰岩)的相对厚度110~300m;④岩溶山间盆地,四周地形封闭,面积相对较大,具地表径流汇流特点(两岩溶山间盆地奥陶系顶面至上覆石炭系标志层总厚度分别为90m≤Hc<150m、180m≤Hc<220m)。

①岩溶台地:10m≤Hc<60m,地势展布平缓,地势无明显坡降,区域地形波状起伏,山体的夷平面高程相近,相对高差一般小于50m,属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古潜山地势高部位,也是塔河油田地区最高部位。②岩溶缓坡地(上):60m≤Hc<110m,地形、地势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地势展布平缓,具有明显的缓慢地势坡降,坡降一般小于2%~3%,山体不处于同一高程,地势相对高差一般小于50m,地势整体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中心向四周倾斜,地表沟谷、水系不发育。③岩溶缓坡地(下):110m≤Hc<300m,地形、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具有明显的缓慢地势坡降,坡降一般小于3%~5%,山体不处于同一高程,地势相对高差一般小于50m,地势整体向四周倾斜,地表沟谷、水系比较发育。④岩溶山间盆地:四周地形封闭,面积相对较大,具地表径流汇流特点;塔河油田4区、2区可能存在两个岩溶山间盆地,其奥陶系顶面至上覆石炭系标志层总厚度分别为90m≤Hc<150m、180m≤Hc<220m。

表3-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风化壳二级地貌类型划分指标体系

表3-2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风化壳三级地貌类型划分指标体系

表3-3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地貌恢复识别指标

续表

(二)三级地貌单元划分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岩溶理论,结合塔河油田地区古岩溶地貌特点,岩溶地貌个体形态及组合形态的划分指标体系如下:

溶丘:山体高<25m,高/基座直径<0.5,山体一般呈浑圆状(山体边坡一般<30°)。

溶峰:山体高>25m,高/基座直径>0.5,山体多呈圆锥状,山体边坡相对较陡(一般>30°)。

岩溶槽谷(溶峰峡谷、岩溶谷地):岩溶槽谷属长条形溶蚀谷地,底部地势相表对平坦,并向一端倾斜(谷底坡度一般<15°),其宽度一般>5m,长一般>50m,断面多呈“U”字形,两岸地形坡度相对平缓,上部较开阔;若两岸地形坡度较陡(一般>60°),且两岸地形变坡处高度与谷底宽比>2倍,则称为溶峰峡谷;若岩溶槽谷长度>100m、宽>10m,则称为岩溶谷地。参照南方现代岩溶谷地特征,此类岩溶地貌特点主要是:①一般在有流水作用参与下而形成的长条形溶蚀谷地,谷底较为平坦,并向一端倾斜,其规模较大,长达数千米,宽达数百米;②岩溶槽谷内具有长年性地表溪流或季节性溪流时伏时出,最终都消于落水洞中;③部分岩溶槽谷为干河槽;岩溶槽谷内洼地、漏斗比较发育;④上部一般有覆盖层;⑤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

岩溶沟谷:属长条形溶蚀沟谷,底部地势相对平坦,并向一端倾斜(坡度一般>15°),宽度一般<5m,长一般>50m,沟谷两岸斜坡坡度一般>30°,断面多呈“V”字形,沟谷上一般无覆盖层。

洼地:属负地形,形状不规则,一般为近圆形、椭圆形,平面上多属“倒圆锥”形,洼地底部多分布有落水洞,其个体形态底部直径一般<200m。如溶峰与洼地底部相对高差<25m,一般称为浅洼地(或“碟状”洼地);如相对高差>25m,一般称为深洼地(或称“漏斗状”洼地),洼地底部一般具有覆盖层。

岩溶山间盆地:多属岩溶洼地演变而成,其底部地势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底部直径一般>200m,其上部一般有覆盖层,周边多为峰丛洼地或溶丘洼地。

峰丛:溶峰山体基座相连,由3个或3个以上溶峰组成,多为无规则排列,如按一定方向规则排序则称为峰丛垄脊。

峰丛垄脊:溶峰山体基座相连,由3个或3个以上溶峰组成,并按一定方向排列,垄脊走向波状平缓、丘峦起伏不大或向一端倾斜降低,延伸长度一般>250m。

丘丛垄脊:溶丘、溶峰山体基座相连,由3个溶峰或溶丘以上组成,并按一定方向排列,垄脊走向波状平缓、丘峦起伏不大或向一端倾斜降低,延伸长度一般>250m。

溶丘洼地:由溶丘、洼地组成,溶丘顶至洼地底相对高差一般<25m,此类地貌的洼地多为浅洼地;峰丛洼地:由溶峰、洼地组成,溶峰山体基座相连,峰之间多为洼地,溶峰顶至洼地底相对高差一般>25m,此类地貌,洼地多为深洼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