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q/t不能理解为I与q成正比,与t成反比?

如题所述

所谓“正比”、“反比”,其实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简称。这两类函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们都是一元函数;也就是,它们都只有一个自变量

  如果把公式I=q/t看作一个函数,那么,在默认情况下,I、q、t都是变量。按照你的说法,是把I当做因变量,那么剩下的q和t就都是自变量了。所以,I是q和t的二元函数,而二元函数就与“正比”、“反比”没有关系了。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出现“正比”、“反比”的:
  当q为固定值时,我们就不能把它看作变量了,它就成了上述等式中的一个常数了。这种情况下,I的取值,就完全由t决定了——I成了t的一元函数。而且很明显,I就是t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I与t成反比”了。
  对应的,当t固定不变时,I就是q的正比例函数,与q成正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6
公式I=q/t看作一个函数,那么,在默认情况下,I、q、t都是变量。按照你的说法,是把I当做因变量,那么剩下的q和t就都是自变量了。所以,I是q和t的二元函数,而二元函数就与“正比”、
第2个回答  2019-05-06
如果把公式I=q/t看作一个函数,那么,在默认情况下,I、q、t都是变量。按照你的说法,是把I当做因变量,那么剩下的q和t就都是自变量了。所以,I是q和t的二元函数,而二元函数就与“正比”、“反比”没有关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