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生纽约大学内自缢身亡,留学压力到底有多大?

如题所述

5月1日,美国纽约大学的26岁华裔女生安德里亚·刘在学校宿舍内自缢身亡。她是放射学专业第四年的学生,原本将于本月博士毕业。在她的社交媒体主页上,曾引用了另一位医学生的话:“医学生就是搬砖搬到不能搬为止,但总要从搬砖做起。 ”从侧面反应了她内心承受的压力之大。

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2014年10月26日有MIT才女之称的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上吊自杀死亡;

2017年10月,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物理与天文学系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在旧金山金门大桥跳桥自杀;

2017年12月13日美国康奈尔大学来自中国成都的留学生小田在公寓中自杀;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据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比例?这些被人们视作天之骄子、外表光鲜的留学生到底承受了怎样的压力,让他们竟然纷纷走上不归路?

很多家长不惜花费巨资让孩子到国外留学 ,是觉得孩子去国外留学镀金对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肯定有很大的好处。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适应留学生活,都能够学成归来衣锦还乡。因为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留学生所要承受的各种压力非常之大。

这些压力通常包括:

1、语言压力。

初到国外,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上课听不懂那是非常正常的,即使你考了雅思6分甚至7分,到了真正的国外语言环境中,也会遇到口音、俚语、不同地区的用语习惯、当地的语言风俗、专业教育中的语言运用等各种问题。这些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适应。

2、学业压力

就算语言关能够通过,但国外大学的教育方式也跟国内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往往都是教授在课堂精讲大概,课后会布置作业,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然后提炼观点,按照严格的学术要求写论文。所谓国外大学宽进严出,不是说说而已。这其中的每一步,对中国留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3、经济压力

虽然的确有很多不差钱的中国家庭送孩子留学,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留学会让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孩子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来支撑学费。虽然这是孩子的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但如果孩子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就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困扰。

4、文化压力

巨大的文化差异几乎是每个留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一位在美国陪读几年的家长说,美国人看中国人,就如同中国人看待外来工差不多。通常能够去美国留学的孩子,一般都是中产以上的,从小生活优越,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到了美国的寄宿家庭中却被当地人按照美国的文化来要求,这其中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可以说,就连成年人在美国生活都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和压力,对孩子来说就更加困难。

5、交友压力

在国外,很多中国留学生因为忙于学业、打工,或者不够自信,受语言的困扰,往往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和当地人交朋友更加困难,往往会感觉到孤独寂寞,心理空虚。

综上所述,真实的国外留学生活,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文化差异。有的孩子往往因此失去了自信,慢慢变得自卑胆怯紧张恐惧,有的会患上抑郁症,严重的则可能走上极端。

因此,建议父母在送孩子去海外留学之前。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调节能力,这样才不会在重重压力之下被击垮,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04

最近,纽约大学的一名华裔女生自杀身亡,这个事件也是沸沸扬扬,中国网友挺关注这个事件的。这个女生现年26岁,是医学院的一名学生,据说她马上就要拿到博士学位了,还差一个月,但是很不幸,她留下了一个小纸条后,就自杀了。

每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大学生意外死亡的事件,尤其是自杀身亡的比例在意外死亡中占比是较高的。

而这次,这位华裔女生又是“压力大”的重点人群——国外留学,学医。这两个指标就可以看得出来压力大。要知道,医学是所有学科里难度最高的,而且读的时间比其他专业更长,毕竟它是关于救治人体生命的嘛,马虎不得,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临床都需要实打实的基础,这也导致了医学院的学生压力非常大。

再加上,是出国留学,精神压力就更大了。要知道,一个女孩子孤单地到国外去,人生地不熟,不说学业上的压力,就是日常生活的压力都会比国内大很多。比如语言沟通不畅,周围根本没有知心朋友和亲戚能帮助你,凡事都要靠自己;比如住宿的问题,和外国人居住在一起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比如饮食问题,根本吃不惯西方的菜,自己想做饭呢又很麻烦。

我作为一个曾经在澳大利亚呆过的留学生,就很有感触。

在国外上大学,其实会感到很孤单的。当时我们班又都是外国人,我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聊的,唯一的几个中国人还是上海人,他们在一起只说上海话,让我感到被排斥。当时我语言不是很好,听老师讲课也听不太明白,这就更加让我焦虑烦躁。

所以,国外留学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再加上如果这些留学生们自身性格自闭,内向,不善于主动交流,就会更加被动。她们可能表面上掩饰了自己很多想法,但负能量却在心中日积月累,突然某一天就自杀,让人出乎意料。

留学生们还是要自我调节,心理问题是要靠自己去化解的。

第2个回答  2018-05-04

看到这则消息觉得太惋惜,又是大学生自杀。留学的压力对于她来说或许很大。

留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些。

首先是学业上的压力。

美国的大学教育是宽进严出,想要毕业不是很容易。学硕士,读博士,一步步的在学历学位的路上拼搏,在外国,非母语环境下,压力会更大。

无论是学分要求,还是社会实践,论文的高要求等,都给这些留学学子带来一定的压力。

其次是就业压力。

越是名校,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期望越高,加上中国的崛起,在美国就业的性价比不一定比在国内好到哪里去,而且美国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很大,人才多、竞争大、要求高。

无论是美国硅谷,还是华尔街,那些名企对应届生的要求,有的不仅是学历高要求,还要有相应的技能高要求。

再者是生活压力。

由于在美国等外国,英语对这些留学生来说,不是母语,学习上、生活上不可能像本地母语人士,那么顺畅,语言沟通本身会对他们造成一定压力。

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如何在异国他乡有归属感,并融入到外国人的文化和生活当中,也会对他们造成压力。

在美国这个所谓的移民国家生活,总是有些人会排外,歧视华人,多少会对工作、生活上造成各种困扰,如何更好的与外国人相处,真正找到自我,无障碍的踏实的生活。

越是发达的地方,各方面的竞争也越大,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

只希望留学生们,能够真正学有所为,学成归来,不忘初心,克服各种压力,毕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轻生,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家人。

喜欢请点赞、留言、转发,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罗伯,谢谢!

第3个回答  2018-05-04

华裔女生在纽约大学自缢生亡,这个学生才26岁,还有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医学博士学位了。据同学反应,并没有看见她表现出学习的压力。但这个自缢的学生,曾在媒体平台上写过:“医学生就是搬砖搬到不能搬为止,但总要从搬砖做起。 ”

目前女学生自缢的原因还不明,但多半跟学习生活压力相关。其实,很多留学生在外都会经受各种压力。举三个我身边的例子。

同学A留学加拿大,但是一个学期后就回来了,他的原因是语言不通。去到国外老师都用外语授课、书籍是外语的、同学是外籍的,让语言不是很好的他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也因为语言不通,认识不了新朋友,只能跟华人在一起。

同学B也是留学加拿大,我是非常羡慕她的,但她曾我说:“留学其实很无聊的,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在家。”她是属于内向型性格,到外一个人也不认识,要融入新的群体感觉很困难。因为没朋友,出了问题也只能自己处理。

同学C是留学美国,她有个特点:自控能力差。而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平时没人管,但到交论文的时候就压力山大,要看很多的书籍、找很多的素材。这点跟国内的教育很不一样。

同学D家庭经济一般,到国外除了学习还得为生技筹谋,不敢乱花钱不敢生病,毕竟国外的医疗费用很高。这都让她很有压力。另外,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出国,都寄托了父母很大的期望,这都会会增加学生学业的压力。

第4个回答  2018-05-04

很遗憾,又一个花季少女陨落了。在大家对留学生生活羡慕背后,其实他们背负压力的确不容小觑。压力主要来源于几个不同的方面:

一、经济压力

不是每一个选择出国留学的孩子都是富二代。不少学生也生活在工薪家庭中,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拿着全家的积蓄在外读书。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打黑工的学生,那么多因为想挣钱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二、学业压力

中国学生一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虽然刻苦认真,但是部分同学与接受素质教育长大的外国孩子从综合思考上到解决事情的能力上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授课语言非母语,在学习上都会感到或多或少有些吃力。

三、社交压力

离开了亲人,投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当中,适应一定需要时间。如果有认识的小伙伴一起留学还好,如果是孤身一人,再加上一些文化冲突,自然会产生更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更多留学生都愿意和本国小伙伴在一起,也更容易因为孤独离不开不好的朋友。

在综合压力之下留学生其实是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的,做出了冲动的选择也是情由所原。所以在把孩子送出国门,仅仅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是否成绩优良的家长们,其实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状态。虽然距离遥远,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其实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心。

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朋友们,遇到困难也不要做出这样决绝的选择,只要留下宝贵的生命,人生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困难总是一时的。遇到困难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办法总比问题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