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如此抽象,罪犯为何还能被抓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6

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古代的通缉令诚然是抽象,但是钱一点也不抽象啊。看古装剧群众围着通缉令看,很少人去盯着画像细看,一般是急着找个读书识字的秀才给念念上面写的啥。

悬赏金千斤邑万家!丫的,还种什么地呀,找人去得了,抓到了这个人以后不愁吃不愁穿前呼后拥,左搂右抱,这日子简直不要太逍遥。

二,气质

气质这种东西很迷。我在《水浒传》上看到了李奎的通缉令就是属于豹头环眼,整个头发炸起来,鲁莽中带些凶凶的感觉,一看就不是好人啊,这种人的气质是掩藏不住的。

三,习惯成自然。

中国画本来就重写意,轻写实,大家根本就没有见过像西方油画那样具体生动的人物画像,见惯了这种抽象的画像,自然就能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挂上号。

四,突出特点

每个人身上都是有特点的,这种画像会把人身上的特点放大。比如王婆嘴角有颗痣,通缉令上肯定会把这个痣点得特别鲜明。

第2个回答  2018-01-18

首先,正是因为古代通缉令的画像很抽象,因此古代的逃犯并不好抓。

注意,这里指的是逃犯、而不是单纯的罪犯。

往往逃犯逃到外地,隐姓埋名当个黑户、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生活个十几二十年的,当十里八乡的人都熟悉了之后,再由士绅、乡正之类的人作保,去上个籍。

如此一来,也就改头换面过上了新的人生。

而那些被抓到了的逃犯,之所以没能逃掉,无非是有以下两个原因罢了。

第一个自然是外貌特征太过明显,比如嘴角有个硕大的痣、脸上麻子多如繁星、虬须大胡满脸是毛。

自然那些见过符合特征人的乡民们就会因为害怕被连坐、或是看上了举报的赏银而举报了嫌疑人。

把这些嫌疑人都抓起来再逐一排查,自然就捉到了真凶。

第二个原因嘛,无非是逃得不够快、没有门路罢了。

虽说古代也有户籍制度、出远门也要有路引来证明自己身份,但是一个“经验老道”的逃犯真想当个黑户,那么跟地头蛇疏通一下关系后,当个小老百姓还是简单不过的。

那些小偷小摸的小虾米,或者是意外伤人、甚至是被诬告的良民、那还是乖乖被抓吧。

第3个回答  2018-01-16

你会这么想,是因为你对那种画像有偏见,即使是现代的刑侦破案,也会用到那种平面的素描手法来将犯罪嫌疑人的容貌还原。而且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能够将犯罪嫌疑人的样貌完全复制。

因为在很多时候画画者没有见过犯罪嫌疑人的本来面目。他只是通过一些见过这个人的口述来做一些判断。所以他不能够画出那么立体的画来,它只能够通过体貌特征大致的描述一下。见过犯罪嫌疑人的人通过这个比较简单的平面画来判断像不像,如果像那么就可以将它贴出去。

最终犯罪嫌疑人能够捉拿归案,其实未必就是这张画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更多的是靠人们提供的其他线索。警察破案和古代的官府追查凶手他们的手段不只有通过画像一种。找到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所以说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可是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而不是主要的侦破手段。

第4个回答  2018-01-16

看过古装电视的人,都见过,衙门发的通缉令画像,根本就是一幅比意象画稍微好点的肖像图,这样的图像,就是画给老百姓看看的,真正的线索都是证人口述给衙门的人,肖像画也只是定了一个范围,罪犯在什么年纪,身高多高,体型如何等。真正抓住罪犯还需要一些关键性的线索----特征。

这个特征可以分为两类:

一、就是外貌特征,古装片中经常会有人会问证人“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比如脸上或者脖子上长了个大痣,痣上面还有根毛;身上哪里有个胎记啊,刀疤;身上,手上或者胳膊上有个纹身;或者在跟凶手打斗的过程中,一刀划破了罪犯的手臂。

二、就是行为习惯,比如习惯用左手,是个左撇子。是个瘸子,用的武器是有什么特别的等。

抓住一个犯人肯定不仅仅是靠长相,也要根据方方面面的线索,不乱抓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