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综合素质作文范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如题所述

题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通过向个体和群体传授人类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不断改变个人的意识形式并促使社会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数量呈现出爆炸性的累积,这使得社会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些浩瀚的人类知识,教育者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什么知识、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对学生起什么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进行学校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清楚地认识知识及其价值,以此为前提来做出选择,确立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
一、对知识的认识
(一)知识的定义
什么是知识?在哲学上知识等同于认识,统指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和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教育大词典》认为,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即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在个体头脑内的,是个体知识;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介贮存的,是人类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观点是:“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任何一种知识传载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1]
以上观点反映的是知识的存在和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各有其理。按笔者的理解,知识是对自然和社会各种属性和关系的描述与总结,知识所承载的内容是客观的、真实的,因此知识具有客观性。因为语言和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对知识的解释、加工、理解因人而异,知识也因此具有了主观性。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知识也不断得到修正与补充,知识是相对稳定和真实的。
(二)知识的分类
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知识主要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存在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OECD认为知识有四种类型: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2]
由此可见,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科学知识,还包括人类知识与个体知识、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命题知识与操作知识、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另外,知识学习不只与智力发展相关,与技能、情感、能力、态度、审美也是内在统一的。
(三)教育中的知识价值
价值是指对人的有用性,它源自人的需要。知识价值是知识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以及丰富个体精神生活具有价值。教育中知识价值的属性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当知识的客观属性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并进入人的选择意识范畴,就构成了完整的知识教育价值关系”[3]。例如,知识中所包含的思维形式、情感态度等,起着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道德等的作用。
1.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领域里,知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即功利价值、认知价值。所谓功利价值,是与指导个体的具体行为,把满足主体的生存需要、服务于主体最现实最直接的目的的知识价值取向,获取某一种知识时,除了用以指导实践外,也可以用来训练心智。[3]斯宾塞这里的“指导行为”就是一种功利价值,而“训练心智”则指的是知识的认知价值。
2.根据知识的属性,可以把知识分为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认识价值的含义与前一种的含义一致。知识的审美价值指知识是真与美的内在统一。人们通过学习的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与修养,提升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知识的伦理价值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越多,道德越高尚。[4]要形成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学会道德判断,发展道德情感,并达成道德意识,然后用于指导实践。
二、教育内容选择遵从于知识价值观
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学生应该从学校中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它们之间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和知识选择的问题。英国早在19世纪中期,在中学和大学中古典主义教育占统治地位,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是放在第一位的,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反而放在第二位。在近代,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教育的知识观之间存在着最为主要的争论。
(一)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杜威认为经验是最有用的知识。教育就是经验的积累、改选和重新组合。在教学内容上,他认为教材的基本源泉是由儿童的直接经验构成的知识内容。
(二)要素主义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强调“文化要素”。它认为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了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并要有一定难度,能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一定的挑战。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是要寻找那些具有理智训练的“永恒的学科”作为教学的内容。那些职业训练方面的“如何做”的课程是被排斥在外的,这些课程强调的是技能而不是理解,强调的是技术而不是理论。
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人在国际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将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因而更加注重的知识的实用价值。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必须通过可以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知识更大程度是为社会服务的,学生作为一个人对知识的需要放在了从属的地位。
三、对我国教育内容选择的认识
不难发现,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注重学理知识的传授,重在为升学准备而忽视为生活做准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企图通过几年的教育培养出本专业的专家;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校而异,有的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的学校培养模式与普通中学的模式差别不大,重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操作技能不强。
“学术准备模式”和“生活准备模式”为人的发展预设了一定的方向,学生在既定的轨道中发展。这两种模式在社会中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满足了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但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是生活,拥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不代表能很好地生活,因此“学术准备模式”不能忽视学生生存和生活的知识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对训练思维、开阔视野、升华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准备模式”不能一味追求实际技能的掌握,将学生作为工具来培养,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品质的培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0
对于喜欢钱的来说能赚钱的知识技能最有价值对于喜欢艺术的来说能展现华美艺术的知识最有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