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假定是什么?

如题所述

西方经济学有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第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第二个基本前提假设是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西方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百度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5
这“三个假定、三个原理”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呢?因为二百多年来,它反复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比如经济人假定,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说人是自私的。为什么要这样假定呢?因为事实即是如此。人们如果不自私,就不会有劳动的积极性,政府也无法通过政策调节经济。举个例子,前几年我们银行接连降息,目的是为了减少居民存款,扩大内需,但如果老百姓不自私,任你银行利率如何降,人们都无动于衷;国债利率如何高,大家也不稀罕,那么政府刺激消费与投资,不就落空了吗?事实上,我们这几年降息对扩大内需,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正好说明,人是理性利己的。再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无私奉献?因为人们客观上都是自私的,能做到无私不容易,所以对能做到无私的先进人物,理所当然要予以鼓励。但鼓励是一回事,客观存在又是另一回事,假如我们把要鼓励的东西,当作已经存在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最典型的就是把政府官员都当作无私奉献的圣人,所以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结果如何呢?一是政府效率低,二是腐败屡禁不止。各国经验表明,高薪未必一定养廉,但低薪肯定导致腐败。关于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的假定。市场经济所以强调要合理配置资源,就是因为资源稀缺,资源如若不稀缺,能敞开供应,需要多少有多少,那么还要我们研究资源配置做什么?现在有一种观点,说随着科技进步,资源将不再稀缺。比如煤烧完了可以烧油,油烧完了,还会有新的能源出现。而我要问的是,既然有煤烧,当初何必去勘探石油,现在有了石油,人们还何苦劳神费力地去开发新能源呢?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每一种资源都是有限的。科技再发达,恐怕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至少资源无限的说法,至今尚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与支持。保护个人产权的假定,主要是基于效率的原因。假如我所有的财产得不到法律保护,你可以随便拿,那我也不是傻瓜,也不会努力工作,更不会积累财富,需要时到别人家里去拿好了。可是大家都这么想,谁会积攒财富呢?若如此,社会怎么进步?经济怎么发展?所以保护个人产权,实在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
第2个回答  2013-09-25
现代经济学的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种方法。现代经济学里,真正基本的、管用的理论,就是三个假定、三个原理。 这三个假定是: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假定;与此大致对应,便是三个原理:利润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等价交换原理。
第3个回答  2013-09-25
经济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