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主旨归纳?

如题所述

短诗五首文章主旨 《月夜》中,诗人面对艰难处境表现出独立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 青年的个性觉醒。 《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和友人的生命之旅的追 索和反思。 《断章》这首诗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表现了人物、事 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风雨吟》表现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时,对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茫然。同 时,也表现了“我”作为一个有志青年,面对苦难的中国所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一》中,聂鲁达站在政治家的高度,认为叶、花、树木等所有万物都是统一的,世间万 物都是平等的,表达了诗人向往和平、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7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月夜》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
第2个回答  2019-12-07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第3个回答  2019-12-07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4个回答  2019-12-07
请将你的问题描述清楚,以便大家能够准确的帮助和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