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偷窃癖是一种变态心理行为

精神科的角度,偷窃癖是一种变态心理行为,大多数患者存在人格缺陷。

在性格方面,大部分偷窃癖的患者会比较自私,心胸狭窄并且非常争强好胜。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偷窃癖的形成与患者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过往经历有关。

资料显示,在偷窃癖患者中,大部分存在从小有经常被家长责骂,被老师批评的经历。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偷窃癖患者渴望被认可、被重视,因此通过盗窃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偷窃癖患者又对社会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往往利用偷窃来报复过去对其并不友善的人群。


例如,2013年一条街道的电瓶车、自行车隔两天就会有一辆离奇消失。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小偷是一个夏天穿着冬天厚外套的“异装女”。

搜查中,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不仅家里藏着超过150把雨伞以及大量并非本人的内衣内裤,还专门用一个保险柜放置着记录连续五年实施盗窃行为的“盗窃笔记”。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该名犯罪嫌疑人家境优越,甚至有一套房子专门用来摆放偷来的赃物。

后来经过分析发现,“异装女”的偷窃习惯与其小时候艰苦的童年有关,小时候实施过的偷窃行为给了患者极大的安全感,从而产生了依赖性。

《小偷小抢》以「偷窃癖」为主轴结合时下很夯的青少年题材,反映出家庭、爱情及同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深

偷窃癖不能轻视,需要矫正治疗

偷窃癖并不是收集癖,偷窃癖是一种病态的、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心理疾病,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目前,偷窃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催眠疗法和行为疗法

其中,较为有效的是厌恶疗法,其主要内容是先让患者回忆过去的偷窃行为,在其最有安全感、刺激感、兴奋感的时候突然打断,从而抑制患者的兴奋感官,让患者意识到偷窃是一种令人厌恶和痛苦的事情后便能够慢慢得到矫正。

在矫正得到良好疗效后,还应该重视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康复训练以彻底让患者告别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1
偷东西是一种法律淡泊的,缺乏社会道德的心理,同时也是种好吃懒做的心理,有时也是心里上的一种冲动,想不劳而获。
第2个回答  2022-04-04
偷东西的人的心理当然就是那种爱筱的心里,他把这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一种非常变态的那种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