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关键期关键帮助》第一章认识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每次看李跃儿老师的书都收获很多很多。李跃儿老师的《关键期关键帮助》,这本书的第1章:认识孩子。

看完《父母的语言》书中说要和孩子多说话,但家长有想过你说得是孩子想听的吗?李跃儿老师说孩子不是空罐子,我们不能拼命的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孩子无法成长出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知的自我系统,如果家长一直这样做,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只会记忆不能创造、无法判断、没有个人立场和主见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很好的生活呢?

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境之下,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带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鼓舞着孩子把更多的用来发展的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但是任何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是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的孩子就成了一个受害者,抑郁终生。

孩子也不是一张白纸。家长把孩子塑造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也许这个孩子会成为神童,会被别人提前4年大学毕业,但这个孩子像一个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个性与独特的创造,没有童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寡淡无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探索个人知识 ,孩子就不能成长起自己的大脑工作模式,孩子没有直接经验作为支撑,没有有力量的大脑工作模式,孩子就无法对书本和老师讲的知识产生共鸣,不共鸣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学别人逼自己学的东西,这样的知识学了也没法用。人类的知识有一部分是个人通过自己探索归纳总结提取出来的,这是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也可以称为知识,它帮助我们能够对别人的语言和发现产生共鸣。

孩子不是玩具。很多成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幼稚而可爱,有了宝宝以后就把这种情感投射在宝宝身上,成天把孩子打扮的像个洋娃娃,给宝宝头上身上扎着许多饰物,好让自己看着赏心悦目,也让别人为此赞叹他们。这样做家长的确被宝宝愉悦着,他们用孩子来愉悦自己,而不是在考虑自己要给宝宝什么,宝宝需要什么。

孩子不是麻烦。很多妈妈情绪化,自己心情好的时候会觉得孩子是个天使,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孩子不能顺着家长,孩子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家长帮助解决,家长就觉得孩子不好玩,养孩子太麻烦了,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同情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家长很容易讨厌孩子,把孩子当成麻烦。

孩子不是上帝,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上帝就是爱孩子,家长的这种态度使孩子真的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转,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无法顺从于别人,所以孩子不能成长及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孩子一直无法脱离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认识群居动物中,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孩子无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练习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少年时期在群体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的艰难,他们会不断的受到排斥和谴责,但自己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李跃儿老师认为孩子就是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各种帮助,在帮助一棵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个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将有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候需要水少,我们不能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个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自然赋予这个种子的规律。儿童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说明一些,我们把孩子0~6岁的关键点,分割为关键期来说明孩子的发展规律,其实孩子的发展是贯穿的、完整的一个过程,并没有分为明显的一个个的阶段。由于环境的原因,孩子自己的气质类型的原因,还有遗传等原因,即使是相同年龄相同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及发展阶段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比较先进的心理学研究者,以孩子的变化作为研究点,而不用阶段性。

感悟:

跃儿老师说孩子不是空罐子,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孩子不是玩具,孩子不是麻烦,孩子不是上帝。对应的就是我们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养育方式。

家长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变成一个一个的错误验证在孩子的身上。没有做到真正的去了解孩子,观察孩子。

就像绘本指导师说,我们看绘本的时候要做到和孩子同频,但成人已经长大,要和孩子同频真的很难。

我们种植一种植物都需要了解它的习性,更何况是育人呢?要想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就要知道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孩子的心理变化。

通过最近这两年的学习,发现自己对孩子还做不到很了解。不能很好的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我只要做一个爱学习的人,想学习的人,我想我对孩子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