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木工:一个合格的匠人是怎样炼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表示,近年日本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将工厂转移至材料与人力较便宜的中国、越南,这样或许能够短暂获利,却可能换来日本人才培养的没落。

以高质量家具工艺闻名日本的“秋山木工”,为外界称道的是它独创的人才养成制度,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企业慕名前来取经。

秋山利辉从中学毕业后,步入家具职人之路,26岁开始接受为日皇室制作家具的任务,27岁创立“秋山木工”学校。目前客户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议事堂、高级饭店、百货公司、高级品牌专卖店、美术馆、医院,乃至一般家庭,全由技术可靠的一流工匠亲手打造,可使用一二百年的家具。

进一步,秋山木工制定出一套“八年育人制度”,年轻学徒必须在八年时间里,完成 思想准备、生活态度、基本训练、方法技术 等做为一名合格工匠需学习的科目。为了让学徒牢记何谓一流匠人,秋山利辉整理出“匠人须知30条法则”的标语,透过反复背诵,让一流匠人的标准渗透到潜意识里。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做人最重要的事,每一条都是貌似简单的基本道理,却能有效地磨练心性和品格,唤醒每个人体内的一流精神。

无论在哪种产业, 每位工作者的手中,都有一项专业技能 。平时不忘反复练习基本功、不忘初心,就能够不断进步,成为企业、老板和顾客眼中不可或缺的一流人才。这些思想,都包含在“匠人须知三十条”中。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潜质,想要成为一流人才,唯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锻炼自己的实力。流汗学会的东西,将成为一生的财富。修业完毕,出来独立之后,人生便迈向崭新的道路,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

例如,法则“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希望工匠透过自己的文字表达感激之情,更能传达想法;法则“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能够成为拥有自慢的人”,是从为顾客花费的心思、做出的东西,说明重要性;法则“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因为吃饭也是有方法,要感谢农民和为人们烹煮食物的人,还要养成不浪费、吃什么都津津有味的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工作。

这30条法则貌似简单,却囊括做人处事最基本的态度。秋山利辉认为,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也算不得是一流工匠。

严守10规则,人生打掉重练。在秋山木工,只要想当家具工匠,都要进秋山学校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这一年结束后,才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然后开始为期4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各种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再从第6年到第8年作为工匠,一面工作,一面继续精进。

换言之,总共得花上8年时间,才算养成合格工匠所应具备的素质。而针对所有见习者和学徒,秋山利辉颁布了10条规则,严格执行:

1、不能正确、完整进行自我介绍者不予录取。

2、被秋山学校录取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留光头。

3、禁止使用手机,只许书信联系。

4、在一年学习期间内,只有在8月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见到家人。

5、禁止接受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6、研修期间,绝对禁止谈恋爱。

7、早晨从马拉松开始。

8、大家一起做饭,禁止挑食。

9、工作之前先扫除。

10、早会上,齐声高喊“匠人须知30条”。透过反复朗诵,让一流匠人的标准进入潜意识中。

无庸置疑,秋山利辉绝对是严格的导师和教练。这些乍看之下有些“不近人情”的规范,每一条背后,其实都有他的理念和道理。

他在《匠人精神》一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教学风格:“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说的通通都是我。所谓“纠缠不休”,指的是坚持不放弃;“爱管闲事”则是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想让别人高兴;“厚脸皮”指的是正面的「贪心」之意。如果我“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地指导学生,一定会有成果。

秋山利辉认为,培养有用的年轻人,是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每一次他训斥弟子,都抱持“拼了命”的态度。因为在他眼中,这不只是为了培育一个工匠,更代表对对方的人生负责。反过来说,什么样的人能够成长?除了“即使手不灵巧也不放弃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之外,秋山利辉指出,就是“能够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即使同样挨骂,一流的人却懂得从中吸取养分,把别人的批评,变成推动自己向前的动力。

所以他观察,能够成为一流的人,是这样“挨骂”的:

1、最好是在年轻时挨骂——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20岁之前。

2、趁批评的人还有能量时被骂——因为骂人需要比被骂的人拥有10倍的勇气。

3、最好比其他人早被批评——工作进度超前,可比其他人先遇到问题。

4、 不要老是因为同一件事被骂——别人没那么多时间理你。

5、被人格魅力高的人批评——被尊敬的人批评会更有效果。

6、趁能指导我们的人还没有死——他们不会永远地等在那里。

7、愈早被批评愈好——早一分钟都是好的。

8、要因质量高的问题被批评。

9、要知道被骂也要付出代价。

10、与其看着别人被骂,不如自己被批评-- 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话,是不会被批评的。

面对批评,不要淹没在情绪的反扑中,反而该抱着明确而理性的意识。 秋山利辉认为,不管是3个月前被批评的事、一周前被批评的事、昨天被批评的事、一个小时前被批评的事、甚至是刚刚被批评的事,都要记住,并确认经过了这些批评后,自己是否一直在进步,昨天和今天是不是因为同一件事被批评?“即使被批评也能感谢的话,实力一定会增强”。

在创立秋山木工前,秋山利辉自己也经历过严格的学徒制度历练,因此发展出后来秋山木工“工匠研修制度”的蓝本。如今从严师的角度,回头去看对于挨骂应该具备的心态,当中有自己的体会,也有对后辈的期许。而这样的精神,不只是运用在顶尖工匠的养成,更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在迈向卓越之路上,都可以拿来自我惕励的模板。
相似回答